皇后說話間,狀似無意的看了一眼方清,目光之中閃過一絲得逞的笑意。
方清並未忽略這抹笑意,頓時心底一寒,皇后竟然也知道這件事。
此事,賀笛已經與寒皇后串通好了,要嫁禍給她,所以皇后一來到就與她演起了悲情戲。
“娘娘,皇妃娘娘她推了我。”
賀笛滿臉是淚的看向方鳶婷,皇后聞言一愣,眼中滿是疑惑和不解。
“是誰?”
“是皇妃娘娘!她看不慣臣妾已久,這一次竟推了我。”
賀笛繼續哭着,可皇后的表情已經藏不住了,臉色有些難看。
“母后,此事雖與臣妾的妹妹有關,但臣妾不會徇私舞弊,全憑母后決斷。不過此事有待調查,她們兩人各執一詞。”
方清將她的反應盡收眼底,來到她的身邊,故意開口如此說道。
皇后看着她,有些驚訝亦有些不甘可到最後都自己吞喫入腹,咬着牙開了口。
“各執一詞?”
“九側妃說臣妾的妹妹推了她,可臣妾的妹妹說九側妃是自己摔倒的。當時臣妾雖然在場,但是兩人起了爭執離的太近,臣妾想阻止時已經來不及了,一切發生的太快,臣妾也沒有看清,不知母后打斷如何決斷?”
方清臉色淡漠,她現在算是看明白了。
皇后一心想要對付成王府,她現在心中定在疑惑,好好的計劃怎麼會演變成這樣吧?
“皇后娘娘,九側妃的血已經止住了,胎兒也保住了,只要回去安心養胎,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太醫在這時忽然開了口,擦了一下自己滿額頭的汗,對着皇后回道。
“腹中的孩子已經沒事了?”
皇后有些疑惑的詢問,似乎不願相信,沒有絲毫開心的情緒。
賀笛也是如此,臉上閃過一絲震驚,隨之消失不見。
她剛剛摔的夠狠,胎兒怎麼會沒事?
若是胎兒沒事,方鳶婷的罪責就不會太重,最多閉門思過禁足多日罷了。
怎麼會這樣?
“這都要感謝王妃娘娘救治及時,這幾根銀針是老臣畢生都學不來的。”
太醫站起身,對着方清敬重的行了一禮。
“太醫客氣,若是有空儘管來成王府,本王妃很樂意教您。”
方清對他回了一禮,輕聲開口道。
她現在心情可謂是極好,但還要裝出一副嚴肅的模樣來,給衆人看尤其是皇后。
“我腹中的孩子……沒事了?”
賀笛摸着自己的小腹,心頭不由的一陣恐慌。
她是想借此機會除掉這個孩子的,可是陰差陽錯之下,竟然被保了下來。
她擡頭看向方清,不得不懷疑她是不是故意的。
方清回頭對上她的雙眸,微微挑眉,眸中閃過一絲笑意。
她就是故意的!
她就要讓賀笛帶着這個孩子,惶惶難安。
“你……”
賀笛終於反應了過來,瞪大了雙眼。
“孩子沒事就好,這畢竟是皇家長孫,多謝太醫了。”
皇后站起身,理了理自己的衣襬。
畢竟,這個孩子若是能幫她辦成這件大事也算死得其所,若是沒有辦成,能留下孩子最好不過。
她可不知這孩子並非皇家血脈,覺得賀笛若能生下皇家長孫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最重要的是,此事一計不成可以再找機會,總是有辦法的。
“母后說得是,不過九側妃日後定要小心謹慎可不能再摔了,否則神仙難救。”
方清表面上連連點頭應和皇后。
皇后聽到她說話就覺得胸口憋悶,轉過頭去不願理會她。
“皇后娘娘,是皇妃娘娘推了我。”
既然腹中的孩子保住了,賀笛也無可奈何,如今只能抓住方鳶婷的錯處,在衆人面前爲她定下罪來。
若此事真要就這樣不明不白的了了,日後她在皇子府能被方鳶婷折磨死。
“可有此事?”
皇后轉頭看向方鳶婷,眼神犀利了起來。
“母后,臣妾絕對沒有推她,是她自己摔倒了,還望母后明查!”
方鳶婷一下跪在了皇后的面前,脊背挺直不卑不亢。
她算是明白了,賀笛就是一條毒蛇,絕對不能與這樣的爲伍。
方清既然將兩人之間的爭執說的模棱兩可,就是在給她機會。
如今她的孩子已經保下來了,她背後有尚書府,就算皇后想罰她,也要看在尚書府的面子上,絕不可能重罰。
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儘量讓衆人起猜疑之心,主要她說的夠肯定,總會有人懷疑賀笛是不是在說謊。
“母后,臣妾在府中從未苛責過她。就算她沒有身份,院子也是按照側妃的規制置辦的。是臣妾讓殿下給了她一個名分,她今日才能前來參加宮宴。
母后也知道,賀氏還未進皇子府就與殿下不清不楚,臣妾並未因此爲難過她,還讓她進府侍奉殿下,否則她短短兩月不到就有了身孕?
請母后明查,臣妾絕非善妒之人,她腹中的孩子臣妾向來看重,絕不會起歹心。”
方鳶婷一番話,讓衆人連連驚歎。
當初慕成冶與賀笛暗度陳倉之時,這些宮外的夫人小姐並不知情,只是宮中有傳言。
可賀笛畢竟是皇后娘娘身邊的人,她們就算聽到風聲也不敢多問。
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麼一層因果,那這麼看來剛剛發生的事,可就有待調查了。
或許真如九皇妃所言,是她自己摔倒嫁禍呢?
畢竟這種未婚之前就與皇子勾搭上牀的女人,會是什麼好東西,必定謊話連篇。
方鳶婷怎麼說也是尚書之女,自小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怎麼能與這市井小人混爲一談?
皇后聽完這些話,臉色可謂是難看至極,恨不得上去將方家兩姐妹的嘴都堵上。
奈何她是皇后,一國之母,這種有失身份的事,她是萬萬做不來的
事到如今她只能給方鳶婷一個臺階下,否則此事再調查下去,只怕要牽扯出她來了。
“既然你們各執一詞,二人皆回府閉門思過,待本宮調查清楚再行責罰。”
衆人心裏都有數,此事已經算是解決完了,這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