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沐:“是什麼?”
溫厲喝了口茶水,輕聲道:“如果你決定用這個一品辣滷的名稱,最好去應天府管理的虹橋東面的街道司衙門去標註一下。”
溫厲怕司沐不明白,又補充道:“以後這個辣滷別人就不能賣,有官府作保,客人們吃得更放心些。
你若是嫌麻煩,不想弄也行,反正別人也做不出和你一樣的味道,辣椒我只給你。”
司沐以前就聽過古代也有類似商標的東西,只是沒想到溫厲居然能想到。
這個想法還挺超前,生意人這眼光就是不一樣。
若不是他提醒,司沐還真沒有想到。
辣椒雖然短時間內不會有,但做海上貿易的又不止溫厲二叔。
別人有心,同樣能買到。
所以司沐決定聽溫厲的,去登記一下。
“需要準備什麼嗎?”
溫厲笑笑:“不用,我帶你去就行,提前想一個圖形,要刻印在銅板上的。”
街道司衙門位於槐樹街最東邊,步行也就十分鐘。
司沐想好後就跟着溫厲過來了。
一進門就碰到幾個吏人圍在一起耍牌。
看到溫厲,吏人們都起身迎過來。
就連制服不一樣,看起來像領導的那個也一樣態度親熱。
“溫公子來了。”
“溫公子今天來辦啥?小的帶您去。”
“溫公子,這是小的剛去陳家酒樓打的瓊漿,你拿去喝。”
“溫公子,好幾天沒來,晚時一起喝茶。”
吏人們一聲聲問候,熱情地有些過頭。
溫厲笑着和衆人打招呼,從外院到裏院,再繞過幾道月亮門,
司沐這個方向感好的人,都有些迷糊。
溫厲看起來有些輕車熟路呀。
“阿沐,你…”
溫厲突然停住腳步,轉過身。
跟在後面的司沐正四處看周圍的環境,一頭就撞進溫厲胸口。
這人衣服裏揣着鐵塊嗎?好疼。
溫厲看着齜牙咧嘴的司沐,不禁輕笑一聲:“很疼嗎?我給你揉揉。”
司沐趕忙後退一步:“別,這裏可是官府,別人看到不好。”
溫厲:“你很緊張?”
司沐扯扯嘴角:“還好吧。”
其實,在現代時,她就害怕去各種政府單位辦事。
那些工作人員總是高昂着頭,說話語速極快。
隔着一層玻璃,即使你豎起耳朵都聽不清楚,
這時,話筒裏就會傳來一聲不耐煩地重述。
社恐症的人在這裏會自卑!
上次買房時,司沐跟着牙絕張用來過一次。
衙內的吏人可沒有今天見到溫厲那樣的熱情。
他在,應該沒那麼難吧,司沐緊張的心情已經好了很多。
溫厲揚起笑容:“放心,跟我來就行,要不是辦這個需要你的手印,我就替你過來辦了。”
進入又一道門後,裏面是一個小院,四面都是房子,門是敞開着的,上方掛着竹簾。
裏面的人聽到動靜出來後,和溫厲又是一番寒暄。
對方甚至都沒有問司沐和溫厲什麼關係,二話沒說,一會兒功夫就把事情辦了。
然後對方給了司沐一個銅板,大小和電視劇中的免死金牌一樣。
銅板中間刻着她想好的商標,是一個滷字,與圓結合,變成一個異形滷字。
最上面是黑色的四個大字,一品辣滷。
左右兩側寫着認門前滷字標記。
最下面四字一行寫着收買上等,辣味純正,滷肉滷菜,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請記滷。
回來後,司沐和石果又做了幾鍋滷肉,滷菜。
本來大順朝人更愛吃素,不過加了辣椒,家裏邊衆人對滷肉更加情有獨鍾。
司沐讓石果打包了兩份滷貨。
一份給了祭酒家,自從那次船詩宴後,還沒去過。
怎麼說也是人家邀請的,臨走時也沒見了一面。
這次去了,司沐一來是送東西,二來是瞭解一下司禮的情況,順便問問祭酒,大壯入國子監的事情。
開門的還是上次那個老婦人。
見司沐手裏拿着東西,笑容溫和地進去回話了。
這次司沐是一個人來的,所以直接被帶去見了祭酒夫人。
祭酒夫人很隨和,並沒有因爲司沐只是普通百姓,有所怠慢。
不僅請司沐去花園坐,還讓專人了點了茶。
聊了好一會兒後,司沐正想着如何開口問司禮的情況。
祭酒夫人開口笑問:“司沐,這茶是新茶,不知道你喝的慣不?和你們家鄉味道有所不同。”
司沐笑笑:“您客氣了。”
說着她輕輕捧起茶碗,按照古人喝茶的禮儀輕輕抿了一口。
前世,她只喝過泡茶。
點茶,只在看電視劇或者刷視頻時候見過。
評論區曾經說過,點茶就是西方的咖啡拉花。
其實二者完全不一樣,不管是味道還是意境。
有人還說過,他曾經喝過點茶,過程像洗碗刷鍋,味道也差不多。
沒有一杯奶茶飲料來得痛快。
直到此時,司沐才明白現代人有多自傲。
這點茶的味道說不出來的妙。
剛纔那點茶女娘動作輕巧,柔和,神態嫺靜。
就連這茶裏都帶了一股與世無爭之氣。
妙,極妙!
祭酒夫人放下茶碗,輕笑:“聽說那天你在船上做了兩首關於酒的詩,現在書院裏可是到處在傳,
我家先生也特別喜歡,還親自請了朝中書法最好的王中令寫了下來,裱起來掛書房了。”
司沐聽了一陣心虛,她能說啥,只能陪着謙虛笑笑。
可祭酒夫人又說:“想不到夫人竟有如此大才,真是爲我們女子增光,
過幾日好友邀請我參加一個茶會,一人需要準備一首小詩,
我家先生平日繁忙,我這人又不怎麼會作詩,不知司沐可願意爲我作一首?”
司沐…
得,沒完了!
祭酒夫人:“當然,如果司沐覺得不方便,不用勉強,我也是隨口一說。”
司沐趕緊解釋:“夫人不嫌棄就行,我哪有不方便的。”
祭酒夫人神情間歡喜了不少,目光期待。
司沐想了想,點茶她一竅不通,背詩,還湊合。
關於點茶的詩,她只知道一首蘇東坡的。
因爲前世司沐最喜歡這位北宋文人,更羨慕蘇家一門三傑。
所以對這位文人政治家的作品還算熟悉。
活水還須活火烹,
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
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
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
坐聽小城長短更。
司沐把荒城改成了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