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壽宴

發佈時間: 2025-04-07 18:24:23
A+ A- 關燈 聽書

一家人和和樂樂的用晚膳。

飯後,平平安安膩歪在孃親懷裏好一會,方纔跟哥哥回院歇息。

等孩子們都離開,尤氏這才問起丁氏之事,“淮兒,你嬸子惹到誰了?”

都是些亂七八糟的事,蘇白英看了眼宋清淮,將事情來龍去脈與婆母說了一遍,“事情是這樣的….”

聽完全部,尤氏罵了一句,“不作死就不會死,命該如此。”

聽到丁氏待兒媳,如同對仇人,尤氏就不覺得她冤。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事有因必有果,只怪丁氏不修己身,纔會落得如今這般下場。

宋士誠搖了搖頭,“你士文叔如何處理此事?”

宋清淮實話實說,“原本興弟是要休妻,卻士文叔阻止,將人帶回去,想來是有別的打算。”

蘇玉兒並未被休,宋家父子帶她回去,明顯不懷好意,鑑於蘇玉兒的性子,宋清淮沒有出面阻止。

都不是好人,就讓他們私下解決,只要不鬧出人命,民不舉官不究,他睜只眼閉只眼,免得他們出去禍害旁人。

宋士誠不明白自家堂弟的想法,如此惡毒的女子不休了,留在家裏作甚,等着禍害下一代嗎?

對於蘇玉兒指責宋興不能生的事,蘇白英並未說出來,宋士誠並不知曉其中內情,還爲他們下一代操心。

轉念想他已是大人,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後生,擺了擺手,“罷了,你倆趕路累好些天,回去休息。”

宋清淮自是沒有意見,拉着蘇白英起身告退,“好,父親母親也早些歇息。”

倆老擺了擺手,“嗯。”

尤氏嘆息道:“丁氏太過愚笨,既然同意兒媳進門,就不要去針對,造成如今這般,命都沒了。”

宋士誠一點都不同情她,罵了句,“人蠢不自知,還自以爲是。”

他對丁氏本沒有惡意,不想對方時常來家裏,陰陽怪氣不說,還會添油加醋說一些捕風捉影之事。

叫他印象最深的,有一回丁氏在夫人跟前胡扯,竟說他在外面有養外室。

好在她說這話時,被自己聽到,當然不客氣的與其對峙,這纔沒有造成誤會。

如今被人殺害,也算是咎由自取,若她不搓磨兒媳,與對方好好相處,怎會落到如今地步。

思及此,不免想起自家夫人的作派,讚道:“還是夫人明事理,與兒媳相處融洽,讓爲夫和淮兒省了不少心。”

兒子娶了三個兒媳,夫人並非都喜歡,哪怕不滿意,也沒有當衆給過兒媳臉色,叫兒子難做人。

尤氏瞥了他一眼,揚了揚眉,“都是過來人,婆母的刁難,只會讓兒媳和兒子離心。”

當年婆母覺得她無孃家可依,爲此時常刁難她,好在有夫君護着。

後來更是早早離世,爲此她從不刁難兒媳。

宋士誠見她這般,好話張口就來,“夫人聰慧過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婆母,沒有之一。”

尤氏瞪了他一眼,起身往裏屋而去,“時辰不早,早點休息。”

丁氏之事,在倆人心裏並未留下痕跡,人死如燈滅,只會慢慢被人淡忘。

時間飛快,轉瞬即逝。

十二月初三,宋士誠生辰之日。

一大早,府裏上下開始忙碌,老太爺六十大壽,想到已經裝進口袋裏的賞錢,臉上堆滿笑意。

公爹六十大壽,屆時會有許多人前來賀壽,蘇白英怕忙不過來,將賞錢提早發下去,希望他們做事麻利一些。

身爲壽星公的宋士誠,自早晨起來,上翹的嘴角就沒落下來過,對於前來祝賀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全都笑臉相迎。

五十歲的時候,夫人說家中許久不曾辦喜事,想要熱鬧一下。

他剛被族長找去談話,讓他早做打算,在族裏挑個孩子過繼,好好培養,將來爲兒子養老送終。

本就覺得虧欠,兒子還年輕,叫他如何說得出口,根本沒有心思舉辦壽宴,拒絕了夫人的提議,十年過去,如今回頭看去,只覺時間過得好快。

看了眼到自個腰間的孫兒,宋士誠臉上揚起無比滿足的笑。

身上穿着兒媳準備的衣裳,笑容滿面與前來賀壽的賓客寒喧,“多謝各位賞臉前來,參加宋某的壽宴。”

有人關注到他身上的衣裳,笑眯眯的詢問:“宋老太爺客氣,這身衣裳是哪家成衣鋪買的,瞧着真不錯。”

宋士誠見有人注意到這些,立刻呵呵笑道:“兒媳婦給準備的,好看吧。”

平日與宋士城喝茶聊天的老頭,羨慕不已,“宋老哥命可真好,兒子有出息,兒媳如此孝順,不像老弟家,整天爲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

宋士誠拍了拍他肩膀,勸了一句,“不聾不啞,不做家翁,凡事看開點,日子自然好過。”

老者搖頭,“理是這麼個理,事到臨頭,卻不這麼想,唉!不提這事,祝老哥壽比南山。”

“謝謝。”

府內高篷滿坐,宋士誠與衆人打過招呼,蘇白英的織造坊,再次成爲衆人焦點。

幾位婦人湊在一起,小聲說着,“縣令夫人真有能耐,一介女流,竟將織造坊開辦成功,可真不簡單,當初可不覺得她會成功,爲此還在背地裏笑話她來着。”

“這有什麼,只要技藝誰都可以開辦織造坊,難得的是,她竟將鐵面無私的縣令大人拿捏住,大人身邊連個通房都沒有,更別說納妾。”

“你這樣一講,事情確實如此,當年與夫君成親不過三月,婆母就開始催,何時給夫君納妾。宋老夫人竟然不管,任由縣令獨寵蘇氏,如此男子可真難得。”

話語之中,滿是羨慕之意,恨不得自己纔是蘇白英,得到縣令大人的寵愛。

“誰說不是呢,如此好的婆母和夫君,怎麼就輪不到我。”

宋倩如坐在椅子上,聽着衆人議論,也跟着羨慕,是呀,爲何蘇白英如此好運,而她卻沒有。

在馬家被婆母厭棄,到了鄒家同樣如此,婆母待她並不熱絡,不像母親,待蘇白英比自己這個親生女兒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