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始,鳳珩一行人踏上了進京的路程。
這一去,便是風起不止。
*
撫州城,臨霄堂。
“去,告訴石家,我要他們做的第一件事,來了。”
那位銀面覆面,極少出現在人前的銀面公子,在鳳珩一行人離開撫州城的第二天,便找上了石家。
石家也很納悶,這位臨霄堂大人的要求,着實有些古怪……
古怪歸古怪,照辦還是要照辦的。
臨霄堂在撫州城的勢力,算是江湖之首,和許多家族暗地裏都有來往,石家也不敢過於得罪。
很快,就有人將事情辦妥了。
一份有關於葉家埋在撫州城的暗線圖,送到了臨霄堂。
石家的人將東西送來時,忍不住多嘴問了句。
“敢問葉大人,可是跟葉家有何恩怨?”
他們交上來的這份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石家依附於葉、秦兩家而生,撫州城的百姓大多都知道,石家的生存法則是兩邊倒,誰也不得罪。
所以,葉家和秦家,都會將一些,試探性的,不太重要,卻又看起來重要的事,交給石家來辦。
這裏面,就摻雜着一些暗樁和聯絡點。
怎麼說呢,事情都有兩面性,葉家和秦家暗中斗的再狠,那也是暗中,表面還是維持着和氣,甚至,有些生意上往來還十分頻繁。
這裏面的事,石家來做最合適不過。
誰讓石家是根牆頭草呢,秦家和葉家都放心他。
如今他交上去的東西,就是這麼一份。
其實這種東西,秦葉兩家心裏都有數,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所以他纔不太懂,費些心思就能查到的東西,這位大人爲何會討要這個。
他唯一能想到的答案,就是有仇。
也許臨霄堂不知道呢。
葉清風不欲多言,“你不必管,按我們之前說好的辦就是了。”
“成。”
按照臨霄堂和石家的交易,臨霄堂放了石茵,並且告訴他們,指使臨霄堂抓人的人是誰。
而石家,則是送上這份暗線圖,且在不暴露的範圍內,爲他們通一些方便之門。
“約定從明日開始,你那裏別留太多人,死了別怪我。”
許是交易關係,葉清風難得提醒了句,就讓人將石家的人送走了。
次日,城郊某處莊園。
石家兩個護衛被緊急召回了石府。
“噯,你們去哪?”
兩個護衛頭也不回,“家主召我們回府。”
那人皺眉,明顯不情願,“石府護衛衆多,缺你們一個不缺,你們別忘了,石家主可是吩咐過的,這座莊園纔是重中之重。”
話說的是有道理,可是,這座莊園再重要,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是石家的護衛,拿的是石家的月錢,爲石家賣命,石家主吩咐什麼,他們便做什麼。
至於莊園,不好意思,石家主說了,府中出了大事,當然是自己主子的事比較重要。
眼看着那兩個護衛,頭也不回的遠去,之前叫他們的那人不禁氣惱。
“果真不愧是牆頭草,辦的這叫什麼事!
等下次老爺來了,非得告上他們一狀不可!”
石家左右逢源的態度,早就讓他們這些忠心黨不滿了。
好在石家立場不堅定歸立場不堅定,這些年來,主子吩咐下來的事,石家還是完成的很好的。
要不然,主子也不會把這麼重要的莊園,交給石家負責。
沒錯,這整座莊園,除了核心處一些伺候的人,是葉家的親信,其他的防衛,外院打掃的僕人,等等都是石家經手的。
就在他抱怨之際,院內又跑了幾人出來。
“噯,你們幹嘛?”
“家主召我等回府。”
還召?
這人大怒,“莊園爲重,誰讓你們擅自離開的!”
“家主啊。”
這些人不如之前那兩個護衛強勢,可死腦筋卻是十成十。
家主說了要召見他們,那就是召見他們,他們聽家主的。
一連兩次挽留失敗,男子只好眼睜睜看着他們離去。
等人走遠,他忍不住呸了一口,“我明日就上報家主,看你們得意!”
可惜,他註定是等不到明天了。
當晚,莊園被血洗,全莊園上下,無一生還。
聽到這個消息,石家主一陣慶幸,好在自己事先將手下的精英都轉移出來了。
那些個精心培養出來的忠奴,要是就這麼給莊園的人陪葬了,那才叫可惜呢。
不過,這事還得給葉家一個交代,讓葉家發現這事跟他有關係,那他就麻煩大了。
當天下午,石家便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整個府中的護衛出動,在城中挨家挨戶的搜查。
有人一問才知道。
嘿,石家的小姐又丟了。
石茵,“……”
鬼才丟了。
上一次她是被抓,這一次完全就是藉口。
是的,石茵被石家主關進了後院,藉口又丟了,滿天滿地的找,找了一整天都沒‘找’到。
石家主傷心過度,當場暈倒。
人一醒,又帶着人繼續找去了。
等葉家收到消息,莊園沒了的時候,葉烺鷹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
“家主,我去看過了,老一他們都死了,莊園也被人燒了。”
手下人稟告。
“查出來是誰動的手了麼?”
葉烺鷹聲音不穩,他葉家的產業無數,而這處莊園,便便是暗中產業最重要的一處,就這麼毀了。
“未曾,兇手動作很迅速,也很瞭解莊園的防衛,沒有留下什麼有用的線索。”
“沒線索?那莊園裏頭,一百多口人,全被殺了一丁點線索都沒有?”
葉烺鷹怒極,“還有石家的人呢!”
這處地方,他不光自己看重,還畫了個大餅給石家,石家幫着守了好些年,這也是用來迷惑秦家的手筆。
“石家……”
手下人遲疑了會,“石家從莊園抽調了幾個人手,聽說是石家小姐又失蹤了,石家主正挨家挨戶的找呢,都找了一天了,人手不夠。”
“廢物!”
葉烺鷹一把掃落桌上的茶具,噼裏啪啦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