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關氏便來客棧尋紀明珠了。
一同來的,還有謝雲菱。
紀明珠約她們在酒樓見面,一起用午飯。
可母女兩人太擔心她,沒法等到約定的時辰再赴約,早早便趕了來。
此時紀明珠剛起身不久,身上穿着玉色中衣。
沒了衣裙的遮掩,她的身段更加纖細。
關氏看到這樣的紀明珠就想哭。
以前的明珠身段勻稱,和別的小姑娘相比,有種珠圓玉潤的美。
可如今她的臉瘦得掉了一層肉,棱角輪廓明顯,身量更加纖細,那手腕好像輕輕一折就會斷掉。
哪怕塗了口脂,關氏也看出了她臉上的病態。
忍了又忍,還是沒憋住眼淚。
“明珠,姨母又讓你受委屈了。”
紀明珠被抱在懷裏,也有了落淚的衝動。
除了親生父母,她還有姨母全心全意的愛,她是幸運的。
強忍着淚意,“我沒受委屈,長安對我很好,元家人也很好,姨母給我找了門好親事,我感激您還來不及。”
後來在元家的那段日子,她過得很輕鬆,已經做好了嫁人,與元長安生兒育女的準備。
可惜她沒福分。
關氏更加心疼紀明珠。
如果元家和元長安不好,悲劇發生,也不至於讓人如此痛心。
那麼好的郎君。
差一點,明珠就能嫁給他了。
若婚事順利,再生兩個孩子,就算有變故發生,有孩子傍身,她也不至於無依無靠。
如今還要像無根的浮萍,繼續漂泊……
可憐的孩子,從小就吃了那麼多苦。
要到何時,明珠才能過上好日子?
關氏心中酸澀難忍,覺得對不起過世的好友,還對不起孃家的嫂子。
這難道就是孽緣嗎?
明明兩個年輕人都看對眼了,怎麼好事當前,卻以悲劇收場?
越想越難過,眼淚止不住地流。
看她們哭,謝雲菱也哭。
在她的心裏,紀明珠就是她的親姐。
親姐受苦受難,做妹妹的怎麼能無動於衷?
壓抑的哭聲傳出,住在對面的謝雲崢聽得一清二楚。
心裏難受不已,宛若針扎。
他不喜歡明珠哭,更不喜歡她爲別的男人哭。
如果他蠻橫一些,這時候應該過去,強勢地擦乾她的眼淚。
不准她再提元長安,更不準爲他掉一滴眼淚!
可是不行。
這麼做只會把明珠推得更遠。
老天可憐他,纔給了他機會,這次他必須耐心等待,不能貿然靠近她。
按了按心口的位置,想要把刺痛的感覺驅散。
聽着紀明珠壓抑的哭聲,心痛的感覺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越演越烈。
謝雲崢苦笑出聲。
上輩子的明珠,誤會了他與杜佩蘭的關係。
那個時候,她應該也是這麼心痛的。
意識到這一點,謝雲崢不再剋制,而是放任疼痛的感覺在體內肆虐蔓延。
屋內門窗緊閉,細微的光亮從窗格滲入,落在謝雲崢的背上。
陰影模糊了他的面容,孤寂和悲傷彷彿有了實質,將他緊緊籠罩。
到了最後,他再也撐不住,伏在案上,彎下了傲骨。
如果世上有後悔藥,該多好……
紀明珠的房間,關氏抱着她哭了很久。
大概過了一盞茶的時間,情緒才平復了下來。
關氏輕撫她的頭髮,“有些事情是命中註定的,活着的人得好好走下去,纔不負故人所願。”
紀明珠不想姨母擔心,“我會好好的,不做傻事,您放心。”
知道關氏擔心她,可紀明珠不願意多說,只能轉移話題。
“二哥哥可回京了?”
“回了,不過他下揚州找你去了。”
紀明珠走的也是水路,沒和謝雲瑄碰上頭。
得知這事,心裏又感動又愧疚。
“二哥哥這次,又白跑一趟了。”
關氏搖頭,“只要你好好的,就不白跑。”
謝雲菱說:“明珠姐姐,你和我們回家去吧,這樣我娘和二哥哥就不用擔心了。”
雖然府裏也不安生,但至少不會有生命危險。
明珠姐姐生得花容月貌,單獨住在外邊,要是被惡霸盯上了可怎麼辦?
畢竟,京城裏的人都在傳,明珠姐姐已經和國公府斷絕了關係。
就算他們二房出面澄清,也沒幾個人相信。
沒了國公府當靠山,明珠姐姐在外邊,真的很危險。
哪怕這是皇城腳下。
紈絝子弟強搶良家姑娘,這種事情又不是沒發生過。
關氏也想讓明珠回去,可她明白,明珠是不可能同意的。
當初老太君做得過分,只要有骨氣的人,都不會自己回去。
除非……阿崢非她不娶,風風光光,八擡大轎迎她入府。
能讓老太君和郡主娘娘屈服的,除了阿崢,再沒有第二個人。
此舉,也能打那兩人的臉……
果不其然,紀明珠溫聲開口,“我已經及笄,不再是小孩子了,可以照顧好自己。”
謝雲菱着急,“你是不是怕祖母和伯孃找茬?別怕,除了我們,大哥也會護着你。”
說罷,謝雲菱捂了捂嘴。
她好像提了不該提的人。
在國公府,紀明珠三個字就是禁忌,老太君吩咐,誰也不準再提她。
再想想自家兄長狼狽的模樣,肯定是在明珠姐姐這裏吃了閉門羹。
那麼,明珠姐姐肯定也不願意提他。
謝雲菱一臉懊悔,她不該嘴那麼快的。
紀明珠擦了擦眼角的淚痕,表情未變,沒讓謝雲菱下不來臺。
“我知你是在關心我,不過我娘生前,在城西給我置辦了宅子,前幾年一直空着,要是再不住人,沒有人氣,房子可能就荒廢了。”
城西住着許多富戶,治安還算不錯。
關氏默默嘆了一口氣,“那就聽你的,等喬遷之後,姨母給你安排兩隊護衛,再與鄰里打點好關係,這是皇城腳下,想做惡也得掂量掂量,你自個兒也多加小心,有事就來國公府尋我,不要自己硬撐。”
以她對侄子的瞭解,他肯定會留心明珠的情況。
說不定還會派人暗中保護她。
想到這一點,關氏又放心了不少。
與其讓明珠寄人籬下,繼續被老太君和郡主娘娘刁難,自立門戶未嘗不是件好事。
“多爲自己着想,別聽外頭的風風雨雨。”關氏最後叮囑紀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