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雖然嘴上嫌棄,心裏卻羨慕不已,同時在心裏埋怨,這等好事怎麼沒落到自己身上,老天可真不公平。
着急趕路的蘇大山,可不知自己被人羨慕嫉妒了。
不過就算知道,他也只會憨憨的笑,不會放在心上,自己已經很幸福了,何必與不幸之人計較。
一路小跑着回家,掃了眼院子外的騾車。知道宋家人還在家裏,可他還是忍不住大聲問道:“孩她娘,聽說英娘有孕了,可是真的?”
陳氏聽到聲音,忙上前招呼道:“當家的回來了啦,是真的,去洗漱一下換身衣裳,等會隨張管事去宋府一趟。”
女兒嫁過去這麼久,兩老口從未去過宋家,連他家院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如今親家派人來接,他們當然要前去看看。
說起來是他們拖累了女兒,若是自家家世與宋家相當,根本沒有這些顧慮。
蘇大山看到堂屋裏坐着的人,朝她點點頭,和陳氏說了聲,“我這就去。”
陳氏提着籃子,從罐子裏拿出五十枚雞蛋,準備給蘇白英補身子。這些雞蛋都是新雞生的,蛋的個頭比較小,她本來準備留着過年喫的,如今正好拿給女兒補身子。
家裏沒有值錢的東西,只有這些拿得出手,看了看籃子裏的東西,狠了狠心,拿着竹耙子來到後院,朝正在找到東西喫的老母雞撲了過去。
毫無防備的老母雞,直接被陳氏按住,翅膀被繩子綁住。
家裏有兩只老母雞,如今也不怎麼生蛋,還是給英娘補身子吧,另外一只就留着過年喫。
準備好後,陳氏跟孫小苗交待了聲,兩人就跟着張嬤嬤走了。
着急忙慌的陳氏,都沒時間去看年禮。
來時的騾車被塞的滿滿當當,本以爲回程時,騾車會鬆快些,卻不想出現這等事情。
車廂內張嬤嬤坐在右側,蘇大山和陳氏坐在左側,陳氏護着手裏的籃子,生怕車子顛簸時,把雞蛋打碎。
另一個籃子裏裝着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雞,母雞時不時發出“咯咯咯”的聲音。
給安靜的車廂,增添了些許生趣。
老倆口一路上輪換着抱籃子,小心翼翼的護着,身上的新衣裳弄得皺巴巴,也不在意。
張嬤嬤幾次欲言又止,終是沒說什麼,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夫人的親生父母,輪不到她來說教,沒得得罪了人。
******
蘇白英起牀時,身邊的位置早已冷卻,夫君想來早就出門了,擁着被子起身,感受到空氣中的冷意,不自覺得打了一個哆嗦。
連忙起身穿好衣裳,天氣越發冷了,今年冬天是她過得最舒服的一年,屋裏有炭火,夫君身上也是暖烘烘的,像個大火爐似的。
抱着他睡,晚上半點不覺得冷,更不會如往年那般,半夜冷的睡不着。
胡思亂想的洗漱好,茶兒立馬端着藥膳進來。
“夫人,用早膳啦!”
蘇白英瞅了眼她端着的藥膳,鼻間隱約聞到一絲苦味,皺了皺秀氣的眉頭,“知道了,放到桌上吧。”
茶兒放下藥膳,望着夫人的眼神裏,帶着一抹同情,她雖說年紀小,可曉事的早,昨日柳大夫說未來少爺或姑娘身子骨不好。
夫人爲了小主子們,往後都得服用苦苦的藥膳,不知爲何會這樣,唉!
小丫頭爲自家主子擔憂不已,太難了。
蘇白英對小丫頭的心思毫不知情,此時正端着藥膳,一口一口的喫着,此時她很慶幸,自己不像村裏那些個嫂子,懷孕後喫什麼吐什麼。
若真是那樣,她肚子裏的孩子,身子骨可能會更差。
苦着臉把藥膳喫得一乾二淨,接過茶兒遞過來的茶水,漱了漱口,這才感覺好受一點。
緩了會,蘇白英披着大氅在院子裏散步,活動四肢鍛鍊身體,爲生產做準備。
宋清淮早上起來,看了眼懷中之人。想着她昨晚皺眉吃藥膳的樣子,立刻起身穿好衣裳,洗漱好,連早膳都沒用,便往賣果脯的鋪子裏去。
奈何他去的太早,掌櫃的還沒開門,不過來都來了,只得在門口等。
他買好蜜餞後,立即往回趕,見娘子在院子裏散步,便知自己晚了一步。
在門口頓了頓,提着油紙包緩步靠近,“娘子,瞧爲夫給你帶了什麼回來。”
說着打開其中一包,遞到她跟前。
蘇白英聽到他的聲音,擡眸望去,立即被他手裏的蜜餞吸引住,“哇,是蜜餞。”
“走,回屋去看。”宋清淮牽起她的小手,往屋內走去。
蘇白英回屋後,迫不及待捻起一根條狀物蜜餞,放入口中嚐了嚐,卻不知是何物。
味道很不錯,酸酸甜甜的,歪着腦袋問:“夫君,這是什麼?”
宋清淮把紙包往她面前推了推,介紹道:“爲夫不知你喜歡什麼口味,就每種各買了些,這是桃子做的,另外幾包分別是,蜜棗、蜜瓜、杏子還有梅子,娘子都嘗一下。”
他也沒想到,小小的蜜餞竟有這麼多門道,各種各樣的味道,看得他眼花繚亂。
蘇白英每種口味都嚐了一遍,覺得都很好喫,仔細收好放進櫃子裏,留着以後慢慢喫。
她雖然沒說什麼,宋清淮看得出來,她很喜歡。
******
隨着“籲”的一聲,騾車穩穩的停在宋宅前。
張嬤嬤率先起身,“親家老爺夫人,到了,請隨老奴前來。”
蘇大山和陳氏倆人聽說到,緊張的理了理衣裳,提着籃子跟着張嬤嬤下去。
張嬤嬤帶着兩人走進府內,隨手指了兩個小廝,讓他們幫忙提東西。
又指了名小丫鬟,前去通報尤氏。
一行人來到偏廳,張嬤嬤吩咐丫鬟泡茶招待着,“親家老爺夫人,稍坐歇息。”
尤氏得到消息,理了理衣裳,立刻朝偏廳走去,另外吩咐,“杏兒,去請夫人。”
“好的,老夫人。”杏兒跟在尤氏身後走出蘭香院,尤氏朝偏廳走去,而她則腳步匆匆的往清風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