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當然知道自己的這兩個孫子是十分有能力的。
成王其實比太子更有能力一些,不過他從小就沒有那種想法,雖然能力非常出衆,但做事情事事低調,從來不做那些逾越規矩的事情。
不過哪怕這個樣子,皇后對慕墨琛仍然有着許多的算計,就好像慕墨琛就是她兒子在成皇道路上的最大絆腳石。
太后有的時候真覺得皇后拎不清,如果不是皇上心慈手軟的話,這皇后怎麼可能還會一直待在後位上面,從來就沒有下來過。
她家的那些親戚做的那些破事,她還總是以爲自己和皇帝都不知道。
他們只不過是爭議只眼閉一只眼罷了,只是沒想到皇后家的親戚們,現在越發肆無忌憚了。
皇后家那些親戚竟然敢打着太子的名號在外面搶佔農田,欺男霸女,這些事情都已經傳到自己耳朵裏了,可想而知這事情鬧得是該有多大。
雖然自己身爲太后,已經遠離朝堂很久了,但是確實也知道一些小道消息。
皇帝和太子要來一次大清洗活動,這名單中估計就有皇后的母家,也不知道到時候如此拎不清的皇后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太后宮中的小宮女去找方青的時候,方清正和慕墨琛在補眠。
春桃告訴這位小宮女,成王和成王妃正在休息不能去太后宮裏了。
讓小宮女回去告訴太后娘娘王妃正在休息,等王妃醒過來了再去太后宮裏。
小宮女有些躊躇,但是成王妃確實正在休息,她也不可能闖進去,要她趕緊起來去見太后。
其實太后也沒有什麼很大的事情,不過是想找人過去聊聊天罷了。
這邊的混亂剛剛平息,丞相住的院子裏面倒是熱鬧的不行。
“我的兒,你怎麼變成了這樣啊?老天爺,你爲什麼不索我的命?偏要說我兒子的命啊,是我當年做了錯事,可是你爲什麼報應到我兒子身上了,如果是你想要我的命,你拿去好了,我一定不會多說什麼的。”
丞相聽着丞相夫人越說越不對勁,立馬就捂住了她的嘴。
“夫人,你這是說什麼呢?快別說了。”
丞相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現在一個是文臣,一個是武將,他們平常的時候都只能在朝堂上或者是軍營裏。
現在跟隨皇帝來秋獵,他們也有了許多休閒娛樂的時間。
他們因爲級別不夠,也不能住在行宮裏面,只能住紮在行宮的外圍。
剛好行宮就坐落於山林之間,離這兒最近的是一個叫若水鎮的鎮子。
聽說這裏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醫館,這兄弟倆打聽了一番就趕忙去了這醫館,希望可以帶這名神醫去行宮裏給自己弟弟治病。
他們也不是不相信方清的醫術,只是買東西都要貨比三家,這看病自然要看多看幾個人纔好放心。
更何況自己弟弟這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來了,他們也不能讓自己爹孃白髮人送黑髮人啊。
方清一覺睡到了下午,醒來的時候就看到慕墨琛穿着寢衣靠在牀頭正在看書。
“王爺真是活到老學到老。你看的這是什麼書啊?”
“《孫子兵法》。”
方清知道慕墨琛是一個武將,是大齊國的戰神,他看兵書是非常理所當然的。
“剛剛春桃過來稟告,太后娘娘找你過去有事,正好本王要去覲見父皇,那便一起吧,父皇現在正在太后院裏。”
方清也是沒想到這母子倆的關係進展竟然如此順利,現在都已經到一個院子裏去說話了。
她三下五除二的換好衣服,春桃進來給她梳妝打扮一番,又梳了一個清爽的頭飾,二人這才做了轎子前往太后的院裏。
皇帝去了太后院裏,他自然也聽說了太后着急忙慌,想要尋問自己可有被傷到一事,他心裏一暖,自己母親終究是心疼自己的,要不然怎麼可能會着急忙慌的問自己怎麼樣了。
“母親,母親不必擔心兒子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那個縱火的人已經被抓住了,只不過他供出來的主犯有些棘手,還請母親定奪。”
太后有些奇怪,皇帝最是厭煩後宮之人干政了,怎麼會想着將那縱火者的主謀告訴自己?
這裏面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故。
太后這心思八面玲瓏的,怎麼可能不懂皇帝想說什麼?
她估摸着縱火犯供出來的主謀應該就是安郡王了。
“皇帝有什麼便說什麼吧,咱們是母子,不是君臣,別給我搞那朝廷上的那一套,爾虞我詐的好像咱們兩個人在過招一樣。”
皇上其實還挺喜歡和太后說話的,因爲太后清明,哪怕再喜歡一個人,也不會隨隨便便的徇私。
“朕,連夜審問縱火者,那人供出指使他的人是安郡王。朕當然是不願意相信弟弟會謀害自己的親哥哥。那個來縱火的人是個聾啞的。不會說話也聽不到聲音。眼睛倒是能看到也會寫字,其他的一概問不出來。這人真是歹毒,先讓安郡王誤食杏仁,又是想燒死朕,朕簡直不敢想象那個人的心思到底有多麼的歹毒。”
太后沒想到還真就讓自己猜對了,也不知道是誰,竟然想要離間皇上和安郡王,好不容易纔因爲太后而修繕好的關係。
太后其實原本是不想搭理皇上的,可是她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再怎麼活也不可能把正值中年的皇帝給靠走。
若是有一天自己走了,皇帝大殺四方,將自己的小兒子也列入了清洗的名單,那可如何是好?
她一定要在自己走之前給自己的兒子鋪好最後一條路。
她不能讓兒子出任何的傷害。
“那人可說的是實話,真是安郡王所爲,那安郡王的理由是什麼呢?難不成就是看你這個兄長?不順眼嗎?”
“人自然還在查,現在那人說不出話來,雖然沒有自殺,但是也是很容易問不出來。母后千萬不要擔心,這也不可能聽信那殺手的言論,就給自己親弟弟定罪,您說是不是?”
“朕明白,母親想看到的就是兄友弟恭的和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