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英聽後,氣得臉色漲紅,沒想到平日裏對自己笑眯眯的人,竟存了這般心思。
若是嫁給傻子,自己這輩子還有何盼頭,簡直惡毒至極。
“娘,女兒知道了,往後避着她便是。”蘇白英既氣憤又無奈,只因女子名節尤爲重要,若不管不顧嚷嚷出去,而壞了名聲,最後只能嫁給傻子。
想到此,彷彿有塊石頭堵在胸口,有些喘不過氣來,難受極了。
陳氏見她聽進去,也不再多說,大閨女是個有主意的,必不會着了李氏的道。
———
天空湛藍,白雲飄蕩,陽光恰到好處的溫暖。
兩輛騾車一前一後往棗樹村而來,六個身形高大的漢子,挑着籮筐跟在後面,筐子上貼着喜慶的紅紙。
“這是誰呀?瞧着像是去下聘,沒聽說誰家姑娘許給這般人物。”路邊田裏忙碌的黝黑婦人,見到此情景停下動作,與身邊之人討論着。
“可能是去別的村吧,咱們村可沒有誰有這本事,否則早就鬧得人盡皆知,這可是很有面子的事。”瘦黑婦人聽後,想着村裏這幾天風平浪靜的,便如此猜測道。
“你說的有理,還是快點做事吧,這種好事也輪不到咱們。”黝黑婦人附和着,繼續低頭除草,有這功夫瞎猜,還不如把田地打理好,多得些糧食來實在。
瘦黑婦人本想再說幾句,見她認真做事後,也失了閒聊的心思。
騾車慢慢往前走,有些膽大的小孩,蹦蹦跳跳的跟在後面,難得在村裏見到如此闊氣的騾車。
蘇家堂屋內,村長笑着打趣,“大山,你消息瞞的夠緊,這會子才通知咱們,也是英娘這孩子有福氣。”
老族長點頭附和,“英娘是個好孩子。”
棗樹村蘇姓居多,沾親帶故的,老族長對蘇白英能找到好婆家,自是高興不已。
有了這層關係,蘇家女孩的身價,也會跟着水漲船高,可選擇的機會便多幾分。
今天是宋家說好來下定的日子,蘇大山昨晚才告知村長與族長此事,並邀二人前來陪客,也有做個見證的意思。
兩人用過早飯就來蘇大山家裏等着,蘇家能攀上如此好的親事,是他們沒想到的,不過心裏卻很高興。
蘇家在此落戶還不到百年,迄今爲止,未曾出過有能力的子弟,日子不溫不火的過着。
英娘此次高嫁有可能便是轉機,人老成精,倆人心裏立刻有了主意。
“兩位叔伯過譽了。”蘇大山笑呵呵的接過話頭,任誰聽到自家孩子被誇會不高興。
“嗒嗒嗒……”
門口傳來馬蹄行走的聲音,蘇大山聽見動靜來到門口。
卻見兩輛騾車停在院中,身穿棗紅色衣裳的錢媒婆,從那輛老舊的騾車上下來。
“大山兄弟恭喜恭喜,千里姻緣一線牽,今天是個好日子。”錢媒婆從騾車上下來後,見到蘇大山,立即喜笑顏開的說着好聽話。
宋清淮隨後從另一輛騾車下來,緩步行至錢媒婆身邊。
“宋老爺,這位是蘇姑娘的父親。”錢媒婆熱情的介紹着。
“清淮見過蘇伯伯。”宋清淮待錢媒婆話落,便作揖行禮道。
“好好..錢妹子,宋老爺裏邊請。”蘇大山不曾與宋清淮這般人物打過交道,此刻顯得有些緊張,忍不住搓了搓滿是老繭的手。
“大山兄弟,快讓人出來接聘禮。”錢媒婆看出他的不自在,忙提醒道。
“好,老大老二出來把聘禮擡進屋。”蘇大山這才注意到站在他們身後的六個大漢,忙喊蘇玉林、蘇玉河出來。
村長見他如此,忙上前打圓場,“宋老爺,錢妹子快進來喝茶。”
“蘇村長客氣了,這位是蘇家村長,另一位是蘇家族長。”錢媒婆打過招呼後,轉頭與宋清淮介紹起兩人身份。
“清淮見過村長,見過族長。”宋清淮同樣作揖見禮,客氣又有禮貌,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寒喧過後,陳氏聽到動靜,從廚房裏出來,“錢妹子來了,快快進屋。”
說話時,眼神掃過旁邊的宋清淮,心下滿意至極。
本以爲是個面目平庸之輩,沒想到瞧着…很是不錯。
陳氏目不識丁,一時半會找不到可以形容的詞。
“陳姐姐恭喜,妹妹給你帶乘龍快婿來了,這是蘇姑娘母親。”錢媒婆打過招呼後,又給宋清淮介紹來人身份。
宋夫人可是給她包過大紅包的,如今親事已成,錢媒婆別提有多高興,此時笑得見牙不見眼。
“清淮,見過蘇伯母。”宋清淮溫和有禮的打招呼。
誰也不知道他心裏的震撼,聽母親說蘇家貧寒,沒成想卻是如此,雖然屋頂蓋着新鮮的茅草,空間卻不大,來之前他了解過,蘇家可是有九個孩子。
如此多人,住在這麼點大的房子裏,家中生活可想而知,這樣出身的女子,品性會好嗎?
心中升起疑惑,難道母親被人騙了?不確定,再看看。
帶着疑問,宋清淮不動聲色的跟着村長他們進屋。
蘇玉林三兄弟來回兩趟,才把聘禮等物,擡入蘇父住的房間內。
蘇白英正在廚房裏忙碌,今天要招待的人比較特殊,陳氏讓她好好發揮,爭取給宋員外留個好印象。
蘇家其他人,早被陳氏叮囑過,讓他們沒事別往堂屋裏去,無奈幾人的心思早已飛走。
“三姐,我去看看宋員外長何模樣,一會與你講。”蘇白芷實在忍不住,說完快速起身往外走。
“別……”蘇白英‘去’字還沒說出來,她人已經跑遠了,只得閉嘴繼續手上動作,實在是她也挺好奇的。
知道要嫁比自己大一輪的宋員外起,她早做好心理準備,對方長得大腹便便的可能。
蘇白芷趴在門邊,偷偷往堂屋裏瞧着,只可惜宋清淮坐在下首,背對着門口,蘇白芷只能看到他戴在後腦上的方巾。
蘇玉林放置好聘禮,見她站在門口,伸手把人拉走。
由於堂屋不夠寬敞,蘇玉林只得把挑夫們,還有兩個車伕請到院中石凳上坐着,蘇玉河則給每人倒了碗水。
幾位挑夫也不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面色如常的端起水喝,走了一路,還怪渴的。
堂屋裏,錢媒婆拿出尤氏給的十兩銀子,大大方方的放在桌子上,又從懷裏拿出聘禮單子。
瞧了衆人一眼,笑道:“大山兄弟,陳姐姐,這是宋家的聘禮單子。”
說完把禮單往蘇大山面前一推,示意他過目。
錢媒婆出身鄉野,平時給十里八鄉的姑娘小夥保媒,很少接觸富貴人家,沒成想如今倒讓她開了眼。
雖說比不上真正的大戶人家,可這些東西放在鄉下可不得了。
想來經過此事,往後定有許多人找自己保媒,想着就很美。
蘇大山拿着禮單瞧了眼,無奈紇字不識,只得拿給一旁的村長過目。
村長接過禮單掃了一眼,暗自嘖舌,宋家的大手筆。
明知以蘇家的境況,必定沒有多少陪嫁,卻捨得給這麼多聘禮。
感慨過後,村長照着禮單念道:“禮金十兩,喜餅一擔,雞兩對,豬肉六斤,魚四條,桂圓、花生,紅棗、幹荔枝若干,新鮮桑果若干,禮金盒,‘內有蓮子、百合、芝麻、紅豆、綠豆、紅棗’,鬥二米加三斤二兩糖。”
尤氏共準備了九樣禮品,寓意長長久久,可見她對此事的態度。
陳氏聽後與蘇大山對視一眼,沒想到宋家如此大氣,她本以爲有那十兩禮金就完事,沒成想宋家禮數如此周全。
自家可拿不出像樣的陪嫁,想到此,陳氏把錢媒婆拉到一旁,輕聲道:“錢妹妹,家中情況你也知曉,宋家聘禮如此之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