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國京的貴族和皇族每日都在戰戰兢兢,他們現在的處境可謂是如履薄冰。
自從那日皇帝在朝上大發雷霆,這大齊國裏就出現了一只隊伍,在各處蒐集對貴族不利的東西。
皇帝每天看到那麼多的冤假錯案,心裏實在不是滋味,甚至有一天在和太子一起看各處官員情況時被氣到吐血。
醒來之後,太子覺得自己的父親好像老了十歲。
“他們正當鎮老了,弄不動了嗎?年輕時的殺伐果斷可一點兒都沒少。那些人覺得自己遠離京都就能天高皇帝遠了嗎?不可能的。傳我指令,加設恩科,一月之後我要看到新的狀元郎站在我面前。”
禮部趕緊擬定了加設恩科的日子,由皇帝派往各地調查官員的隊伍張貼在各地的官府旁邊的告欄上。
現在有許多的官員已經因爲種種事情被迫在家停止查看,甚至有的已經被革職流放沙頭了。
以前是百姓們終日惶惶不已,現在是那些世家貴族,朝臣們天天在家裏坐着,生怕那一天自己也被抄家了。
有的人知道自己做的錯事兒實在是太多了,就跑到皇帝面前去求情,將自己這些年做的所有壞事兒都抖露出來了,不過皇帝並沒有減輕他的罪過,只是饒恕了他的家人,把他一個人砍頭了。
大家爲了能保存自己的後代,只好紛紛跑到皇帝面前求情哪些天高皇帝遠的官員根本就跑不到皇帝面前,全家也就只能等待流放,砍頭,命運坎坷,讓當地的百姓不禁唏噓,以前作惡多端,現在終於是等來了報應。
這一次的行動,讓百姓更加覺得皇帝是好皇帝,官員不是好官員,百姓的民心所向讓皇帝感覺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
皇帝覺得那種動亂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自己年少時開疆擴土,各處征戰,讓百姓們多有怨言。
不過自己到了中年遇到了喜歡的人,成爲了父親便知道了每一個家庭的不易。
這些年來,他每天都沒有妄想自己會成爲一個昏君,也不會讓自己待在紙醉金迷的世界中沉淪,每天都按時上朝,一年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天,他有三百六十天。都在處理政務,哪怕自己的親人去世,他都不能放下天下的子民。
南方有水患他擔心,北方大漢他也擔心。全國氾濫的鼠疫,他日思夜想,跟着太醫一起看醫書,他知道他歲數大了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但是他總想爲百姓再做點什麼,在他老年的時候,百姓能念着他的好,等他去了以後,可以對他的孩子,孫子,子子孫孫都是如此尊敬的。
朝中空出來了許多的位置,這給了那些沒有顯赫家世門第的考生和官員許多機會。
不少世家貴族中也有好的苗子,太子身邊就有那麼一個深受他的信賴。
那人出自琅琊王氏,名王珏。他是王氏嫡系子孫,不過好似是喜愛一個庶女而被家族厭棄,這人爲人耿直善良,苦讀詩書數十載,寫的文章也算一絕,近日也到了科考的年紀。
還有一人是飽讀詩書的武狀元,名曰顧子熹,因爲長相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文采斐然被世家貴族看上就要強留他成爲女婿,那人不肯,他心懷理想報復,根本不願意和那些貴族同流合污便直接當場拒絕了。
聽說後來原本坦途的武將,竟被貶到北邊最偏遠的地區去當守城的侍衛。
皇帝看上的人自然是要被加官進爵的,何況這是他爲太子將來選的人,他告誡自己不能選錯,以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這小子必能成就一番事業。
王珏定能助力太子扶搖直上的。
皇帝也加強了對自己身邊的保護,生怕那些人起了不軌之心,搞一個清君策。
慕墨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和南剎國談判。
雖然有些條件是很沒有道理的,但是經過默默沉巧舌如簧的談話,終於是快要進行到簽訂的階段了。
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神婆在此出現了。
那日他看計策敗露,只好暗殺了王神夫,並沒有人知道是她殺了王神夫。
她暗殺完王神夫之後,便順着河流一路向上,沒想到竟然讓她找到了啞巴村。
她在啞巴村裏面見到了讓她受到驚嚇的人,不過京都那邊傳來的消息讓她給南剎國的人投毒,最好是牽動他們的鼠疫,破壞這次的和談。
她收到了命令,便從啞巴村啓程。
行進了幾日,這纔到了南剎國的京都附近,他
她給這些老鼠下了詛咒,讓它們心裏的怨懟和身體的毒素都增加了許多。
這些老鼠的繁殖速度變得越來越快了。
只要它們將身上攜帶的毒素帶給人們,那些人一定會得上鼠疫的。
她看着城中的腐臭的垃圾在這附近放了好幾只她精心調教過的老鼠們。
這些老鼠的繁殖速度遠遠比普通老鼠要快,沒過幾天這京都就出現了好幾例有症狀的病人。
那病情發展之迅速,人得上這病沒幾天就驚厥身亡了,這可讓城中的人每日惶惶不已甚是害怕。
大祭司府的人出去採購也不小心傳染上了這病,這東西一傳十,十傳百的,沒多久就氾濫了。
大臣們上朝的時候也有不少生病在家,甚至有人當場發病被擡走的。
大祭司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自從王師傅去世之後,她便沉迷於美色,她最小的那個男寵也只不過比赤神要大上一歲罷了。
她將所有的政務全部都拋給了刺骨,讓刺骨去處理事情,甚至有的時候連吵都不上。
國士雖然很認可刺骨的能力,但是一國不能沒有君。
他們想着如果大祭司不能再勝任祭司之位變讓赤古繼位,她做太祭司不就好了,反正跟現在也沒有什麼區別。
今日在朝中正在商議此事的時候,國事突然犯病,嘔吐鮮血,衣服一扒開他身上全都是一些大塊的黑癬。
大祭司上前一看,這就是在她年幼時爆發的一次鼠疫明顯的特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