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一旦打響了,就會有傷員,我便不能時刻跟在你身邊了,我會去李大夫那邊幫忙的,平日裏的飯食一定要注意,這些可千萬都不能馬虎。”
方清忍不住囑咐。
慕墨琛實在是有一些睏倦,點頭含糊不清的應着。
方清也知道他平日裏都是騎馬,甚至有的時候和將士們一起步行行軍,每一天都弄得灰頭土臉的,肯定甚是勞累。
她也就不再絮叨囑咐,這些事情等明日她和千雲再好好說一說。
第二日,慕墨琛騎着馬進了連城。
連城的太守和守軍一大早就在城門口等着了。
一羣人烏泱泱站在那,慕墨琛看了一眼,有一瞬間慕墨琛覺得自己是回了皇城,自己父皇和皇兄正站在那裏爲自己接風洗塵。
“哎喲,王爺,您可算是來了,我們可在這等您好久了。”
慕墨琛看着這幾位大腹便便的人,心裏有許多的疑惑。
他征戰多年,自然也見過許多城的太守,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油光滿面肥頭大耳的太守。
“賈太守近日可有南剎國的人來騷擾啊!”
賈太守拖着自己的大肚子迎接他們進城。
“南剎國的人還守在南城呢,他們並未向連城進攻。”
慕墨琛一進城就總覺得有哪些不太對勁的地方,不過他也說不上來,一羣人到了太守府。
大部隊都駐紮在城外,他們進城商議連城的兵馬武器和糧草前去收復南城。
“王爺,不瞞您說我們連城呀,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糧食和兵馬給您了,我們實在也是沒有辦法的。如果要是有辦法的話,肯定也會第一時間去支援南城,可是我們這剛遭了水患,您看看這生靈塗炭的,有許多家都受了在不少的壯丁啊,都被那大洪水衝跑了,我們也正等着朝廷來救濟我們呢。”
在他們到達之前,早就派千雲來連城做過許多的調查了。
不出他所料,又是一個大齊國的叛徒,說不定南城陷落也有他的一份手筆在。
連城的百姓確實是和這太守說的一模一樣,都是貧苦人家,每家的壯丁也就那麼幾個。
前些日子又出了水災,有不少的壯丁爲了就家裏面的人被大洪水沖走了,這確實是真事。
朝廷撥下來的錢款還沒有到,這連城的老百姓還是要受苦一段日子。
他看了一眼太守,着實是不想看見這個肥頭大耳之人,實在晦氣。
他和楊將軍在城裏走了一遭,大戶人家稀少,不過也總有幾個有錢的,都是門關禁閉,根本就沒人出沒。
有不少的人正在修繕自己的房屋,就這樣的一座城池,根本就經受不住一場大戰。
但也是無奈之舉,他現在也只能將這座城池當做後盾,連城到南城的路途中並沒有高山峻嶺,是一大片平坦的土地,這倒是比較適合大齊國的士兵。
這些士兵大多沒有來過南方,只在北方進行作戰,而北方大部分又都是比較平坦的土地,根本就沒有什麼高山。
他帶着將領們一遍又一遍的熟悉地圖,晚上並沒有睡在城裏,而是跟叫什麼一起駐紮在城外。
方清白禹李大夫和軍隊裏的幾名大夫,這幾日也一直都在城外邊的小山坡上面搜尋着,倒是真讓他們尋到可以爲他們所用的草藥。
晚上,一羣人在帳子裏商討戰術。
方清拎着自己的今天上小山坡的籃子進來了,看着一羣人不由有些臉紅。
“王妃好。”
這些人都是一羣糙漢,說話聲音和大嗓門,着實是把方清給嚇了一跳。
“今日各位將軍都在呢,我今日上山發現了點能喫的蘑菇和野菜,我讓伙食房做些野菜糰子和菌菇湯給各位喝。”
她說完就出了營帳去了伙食房。
大家亂哄哄的七嘴八舌的說着對怎麼攻打南剎國的兵法。
大家都很興奮,自從慕墨琛毒發雙腿殘廢之後,大氣鍋也沒什麼戰士了,這都過去好幾年了,終於有一場大戰了。
將士們個個都非常興奮,他們都等着打完仗回家建功立業呢。
他們天天待在西郊大營裏面,天天操演,每個人手早就癢癢了。
你在演練的時候當然不能把自己人打死,所以他們每次演練的時候都是留有餘地的,上了戰場自然就不用留有餘地。
雖然這場仗看起來兇險萬分,但是在他們眼裏也總覺得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好在終於是能把這幾年的編憋悶全都抒發出去了。
“王爺,放心吧,這場仗咱們指定能贏。那南剎國一定會付出自己的代價的。”
“我說老許呀,你可千萬別輕敵。對方在這兒盤踞多年,地形比我們熟悉多了,何況他們還擅長操控那些噁心玩意。”
“就是就是,雖然我知道這事情說出來會丟臉,但是我還是想出,我最是怕他們南方這邊的一種飛蟲了,竟然有我巴掌那麼大,無孔不入,在咱們北方也有,可是在北方那就只有指甲蓋大小呀。”
“你說的是蟑螂吧?你一個大男人還害怕蟑螂。”
大家鬨笑一堂都在笑話剛纔講話的那個小將。
楊將軍看着地圖有些沉重地看了一眼一直沒說話的慕墨琛。
“我倒是認爲剛纔老韓說的很對,那些人比我們更熟悉這裏的地形,他們也比咱們更適應這裏的瘴氣,況且現在還不知道南剎國到底有多少人,確實不能掉以輕心。”
衆人收起漫不經心的態度,開始認真的分析敵情。
先到達的小分隊對連城和南城整個區域的地形進行了排查,甚至還有幾個人膽子大的摸去了南剎國的營帳。
他們倒是帶來了還算多的信息。
衆人聽到他們的描述,紛紛皺起了眉頭。
“你們剛纔說什麼那南剎國的營帳就在南城城門口,真是詭異。”
“哎,我還聽說這南剎國最是喜歡用一些巫術來控制戰爭,這打仗咋可能控制呢?”
“這次可得加點小心,敵人再暗我們在明,稍有不慎就可能陰溝裏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