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提出合作

發佈時間: 2025-04-07 15:43:58
A+ A- 關燈 聽書

鄒沐景睜開眼睛,已經天色大亮,昨晚本就睡得晚,又折騰了半宿,看了眼懷裏累極睡着的人,眼底閃過柔情。

還帶有幾分懊惱,在府裏差點被算計,原本還想過完年再離開,看來得提前。

思及此,鄒沐景輕手輕腳的起牀,洗漱好徑直來到鄒老夫人院裏,揮退下人,開門見山的說明來意。

鄒老夫人捂着胸口,“這都是些什麼事,既然你決意離開,母親也不攔着你,打算去哪兒?”

只以爲對方想搬出大宅子,住在外面,鄒老夫人情緒還算穩定,前兩天還想着找時間與兒媳提一句,不想就發生這種事。

鄒沐景望着母親,說出他的打算,“兒想帶怡兒回七裏鎮,小舅子如今是廣山縣縣令,我們住在那兒無人敢欺。”

儘管鄒家很富裕,喫喝用度比從前好,但是娘子住得不開心,他同樣如此,莫名其妙被下藥,若是失了理智做出不妥之事,將如何自處?

離開勢在必行,這回沒有出事是幸運,可好運不會一直站在他這邊,剛纔過來的路上,聽到下人們議論,四哥昨晚強要了四嫂族妹。

如此看來昨晚的那藥,可能是給四哥下的,被自己誤食。也有可能那女子昨晚的目標是他,被四哥誤會,於是將錯就錯。

總之那女子出現在那兒,肯定有貓膩,目的不單純,只不知府上誰給她便利,將丫鬟小廝支開。

但這些與即將離開的他無關,不過臨走之前,會將此事告知大哥,相信以他的手腕,定能查出幕後之人。

“能不能留在平陽府?”鄒老夫人出聲挽留,不想兒子離開。

母親的聲音將鄒沐景飄遠的思緒拉回,看着年邁的她,鄒沐景心情是複雜的,小時候以爲自己是孤兒,無父無母,從未體會過被母親疼愛的滋味。

如今他早已不需要這些,卻多出許多家人,知曉自己並非孤兒,然從未相處過,又記憶全無的他,根本體會不到他們思念親人的情感。

做不到同等迴應他們情感,心裏帶着幾分愧疚,保證道:“母親,孩兒每年抽時間回來看你,平時信件來往。”

他怕繼續待下去,下次中的非合歡散,而是要人命的藥。

儘管人生不算精彩,可他還不想早死,丟下娘子一人。

鄒老夫人見他態度堅決,只得點頭同意,“好吧。”

不同意又能怎樣,她已經老了,有生之年找到孩子,心結已解,再說還能見面,不似從前般了無音訊。

鄒沐景離開後,便着手安排回七裏鎮的事,又將事情猜測告知鄒沐陽。

宋倩如醒來,感覺身上痠疼不已,瞥了眼大亮的天色,有些不好意思,她竟然起晚了。

在牀上發了好一會呆,這才慢慢起身,腳踩在地上痠軟無力,整個人往後倒去。

鄒沐景推開屋門,瞧見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心都快跳出嗓子眼,嘴裏喊着,“娘子,小心。”

“唔~”

摔倒在牀榻之上的宋倩如,輕哼出聲。

好在人是往牀榻上倒去,鄒沐景將人扶起來上下打量,確認她無事後,慌亂的心方纔安定下來。

宋倩如起身,揉了揉痠軟的腰,輕聲詢問:“沒事,夫君昨晚不對勁,發生了何事?”

剛纔躺在牀上,把昨晚的事仔細回想了遍,發現其中端倪,儘管他動作非常剋制,還是能看出來。

鄒沐景解釋道:“昨晚爲夫被人下藥,可有傷着你?”

宋倩如震驚不已,怎麼也沒想到是這個原因,搖了搖頭,“這…夫君昨晚不是和大哥他們喝酒,爲何?”

“不清楚,娘子先用膳,待會收拾行李,咱們明天回七裏鎮。”

“父親母親能同意?”

“母親已經點頭,父親聽母親的。”

宋倩如這會腰也不酸了,喜滋滋道:“好,待會讓青枝青葉過來收拾,很快就好。”

“嗯。”

次日,鏢局來了兩輛馬車,府中丫鬟小廝幫忙一起搬行李,不多的行李很快裝好。

鄒家幾兄弟前來相送,臉上滿是不捨,雷氏等人則笑逐顏開,拉着宋倩如的手,各種不捨。

宋倩如若不曾聽過那番話,或許就信了,如今只能感嘆,不愧是大戶人家出身,就是能裝,是她永遠比不上的。

告別親人,鄒沐景帶着鄒府配備的小廝,還有宋倩如和兩個丫鬟,坐着馬車離開平陽府,前往廣山縣。

兩人商量好先去看宋清淮,再回七裏鎮。

廣山縣,縣衙大堂側廳。

唐秉朝提着禮物前來拜訪,對方乃廣山縣納稅大戶,宋清淮自是要給幾分薄面,沒讓其等太久。

宋清淮落座後,也不客套,直接問明來意,“不知唐老爺親自前來,有何要事?”

唐秉朝恭敬行禮,在對方示意下坐下回話,“唐某見過縣令大人,今日冒昧前來,有一事相求?”

宋清淮端起茶盞吹了吹,“何事?”

“在下想與縣令夫人合作,不知縣令能否幫忙牽個線?”唐秉朝說完,眼角餘光緊緊注意着宋清淮。

說實話,找上宋清淮乃無奈之舉,派人約見宋夫人幾次,都以失敗告終。

縣令夫人不怎麼出門,想製造偶遇都不行,只能找上縣令大人。

宋清淮聞言,挑了挑眉,很快想通其中關鍵,同意傳達,“本官知曉,唐老爺請回,至於你說的合作,本官會告知夫人。”

唐秉朝非常識趣,立刻起身告辭,“那好,唐某就不打擾大人,靜候佳音。”

望着唐秉朝離去,宋清淮回到大堂繼續忙碌。

午間用膳,宋清淮提起此事。

蘇白英思忖片刻,“夫君,暫時只有十臺織布機,勉強夠供應布莊,只不知唐老爺是何打算,還是不見了吧。”

蘇白英看來,如今織布機有限,不管唐老爺提出何種合作,她都夠不上資格。

還是別費勁,腳踏實地的發展,比較安穩。

對於擴大產業什麼的,剛接觸行商的蘇白英,還沒有這個想法。

宋清淮卻持不同意見,“娘子還是聽聽他的說辭,唐秉朝經商多年,其簡單的一句話,便讓人受用無窮。”

唐家每年都要從府城進貨,距離遠不說,其中花費可不少,因此布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