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各方動作

發佈時間: 2025-04-07 15:39:57
A+ A- 關燈 聽書

蘇白英笑看着同進同出的兄弟倆,滿臉柔和,“你倆回屋洗漱,早點歇息。”

兄弟倆乖乖點頭,“好的,孃親。”

隨後手牽手一起離開,伺候的丫鬟跟倆人身後。

望着孩子們離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見。

宋清淮給身邊人夾了一筷菜,溫聲問:“娘子,可還忙得過來?”

蘇白英脣角微勾,“剛開始有點兒喫力,這會兒全部上手,也不是很難。”

夫君忙衙門裏的事,她忙着接手家中產業,還有籌備織造坊,經過這些日子的忙碌,已經初見成效。

“萬事開頭難,娘子已經跨出最難的一步,往後會越來越好的,爲夫替你高興。”

宋清淮一直都知道,娘子聰慧過人,不成想還有經商的天賦,起初父親說要將產業慢慢交給娘子,他還有點擔心。

“謝謝夫君支持。”蘇白英真心實意道謝。

夫君心胸寬廣,不似有些人,明明自身能力不足,卻見不得枕邊人或身邊人比自己強。

閒聊間已經放下碗筷,宋清淮起身牽着她的手,語帶寵溺,“傻娘子,這有何好謝的,能力越強,承擔的越多,往後家中瑣事,還有那些產業都要你來打理,會很累。多買幾個丫鬟小廝培養起來,幫着跑腿,可別事事親力親爲。”

娘子有能力,並且樂意打理家中產業,宋清淮自是不會阻止她進步,只是會心疼。

蘇白英握着身邊人的手,摩挲着他指腹間的薄繭,點了點頭,“好,聽夫君的,說要給平平安安他們買書童,一直不曾行動,明天讓牙婆準備好,多挑幾個。”

給孩子買書童這事,宋清淮沒有意見,“好,娘子看着安排就成,儘量多挑些人。”

“也不知道小寒能不能帶回染布匠。”

“娘子無需煩憂,慢慢來,等有了名氣,有才之輩自會尋上門來。”

對此宋清淮無比篤定,廣山縣這麼大,未必就沒有精通染布之輩。

蘇白英原本焦躁的心,因着夫君的幾句話,慢慢沉甸下來,輕聲道:“好,不急。”

公爹將產業交到她手裏,又有織造坊,說實話,有點擔心管理不好。

說到底還是經歷的太少,幸好有夫君陪在身邊,耐心寬慰。

回到屋裏,宋清淮提醒了句,“娘子,苧麻地可以慢慢增加了,否則明年怕是供應不上。”

蘇白英先是一呆,隨後反應過來,“是哦,我怎麼將如此重要的事忘了,謝謝夫君提醒。”

宋清淮笑看着她,“娘子,來點實際的。”

聽明白他話中之意,蘇白英臉頰微紅,扔下一句,“我先去洗漱,待會再說。”

看着她離去的背影,宋清淮嘴角上揚,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次日,蘇白英寫了封信,讓人送回村。

身爲縣令夫人,蘇白英的一舉一動,還是有許多人關注。

縣城唐家大宅,書房裏。

“老爺,縣令夫人手裏有織造術,咱們要不要派人去學。”

唐秉朝瞥了眼提出建議的手下,“她會的那些都是些小打小鬧,真正的織造技術,在府城那些人手裏握着呢。”

唐家靠布匹發家,他會不知道這些,以前也不是沒想過派人去府城將技術偷出來,麻煩又不划不來。

手下不服,“小的差人打聽過了,挺好的呀。”

“她只會麻布的編織法,真正賺錢是錦紗和緞面料子,麻布能值幾個銀子,其中還要原料。”

區區麻布,他唐秉朝可看不上,爲了點小利,得罪縣令大人不划算。

看着還要說話的手下,眼睛微眯,冷聲問:“你主子是誰?”

手下身子微顫,硬着頭皮回,“小的主子除了老爺還有誰?”

心裏則緊張不已,沒想到唐秉朝這老匹夫疑心如此重,自己跟了他這麼多年,因着一句挑撥之言,他便懷疑上了。

唐秉朝垂眸,“最好是,退下。”

他唐秉朝能在縣城站穩腳跟,可不傻,哪怕家財萬貫,勢力不小,他也不會做損人不利己的事。

跟縣令大人作對,古來都沒幾人有好下場,能考中進士的人都不傻,跟這些人作對,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同樣的事,在縣城各處發生,崔家書房。

“大哥,縣令夫人手上有織造術,咱們可派人去偷學,以咱家的財力,很快就能擠掉唐家,成爲廣山縣首富。”

崔見青瞥了眼說大話的四弟,並未阻止,反而覺得有幾分道理,擡了擡下巴,“繼續。”

崔見昌挺直背脊,“咱們家生意比較雜,沒有特色,很容易被趕超或打壓,這些年若非姐妹們嫁的好,未必有今日。

倘若能掌握一門技術,卻不同,這可是源源不斷的銀錢。”

兄弟四人,是競爭的關係,爲了家族利益,也會拋開其它,坐在一起商談。

崔見青將目光放在二弟和三弟身上,“見山、見剛你倆如何看?”

崔見剛搖了搖頭,“我沒意見,過兩天我要外出一趟,幫不上忙。”

崔見山思慮良久,“偷偷摸摸是否不太好?再說那可是縣令夫人的產業,與縣令爲敵,不妙啊!”

崔見昌面露不悅,“這有何不好的,難道還不允許旁人會織造術,再說區區縣令,咱家可不怕。”

崔家四兄弟,都不是正妻所生,身份相當,爲了下任家主之位,平時沒少爭鋒相對,如今自己提議受到質疑,崔見昌非常不爽。

崔見山起身,“即如此,你們看着辦吧,我鋪子還有事,就先走一步。”

崔見山爲人較爲正直,平時就看不慣飛揚跋扈的四弟,自然不會贊成他提出來的事。

崔見剛見老二離開,也跟着起身,“大哥、四弟,你們商量,我還要準備行李,告辭。”

兄弟四人雖說是競爭關係,可老爺子更看重老大和老四,得罪縣令大人的事,他還是跟二哥學習,不參與。

否則出事,背鍋的肯定是他。

隨着老二老三的離開,書房裏只剩兄弟倆。

崔見昌罵道:“膽小鬼,成不了大事。”

崔見青脣角微勾,“四弟,還是你有魄力,此事便交給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