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到了爺爺,你不要動,我這就來。”
男孩聽到爺爺的聲音,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到了裏屋。
方清也跟着進去,只見一位穿着破敗的老爺爺,躺下牀上,雙眼空洞,看起來不能視物。
“狗蛋,還有別人?你的糧是領來的嗎?”
老爺爺眼睛雖然看不到,但是耳朵非常靈敏,聽到了方清的腳步聲,聲音頓時便的惶恐。
他以爲男孩出去沒要到糧食,而偷了別人的東西,以至於讓別人找上門來了。
“爺爺,這是王妃娘娘,娘娘來爲你治病的。”
男孩連忙將他扶着坐起,踢他墊好靠背。
“王妃娘娘?來爲我治病?”
老爺爺語氣震驚,似乎不敢相信。
“是啊爺爺,王妃娘娘人可好了。我還在王妃娘娘那領了好些糧食,省着喫夠我們喫一個多月的呢!”
男孩並未注意到老爺爺的話外之音,高興的告訴他自己領到了很多糧食。
“真的嗎?這麼多糧食?”
“是啊爺爺,你不用再餓肚子了。”
方清聽着他們的對話,眼睛酸楚,不自覺的浮起了許多淚水。
他們的日子實在是過的太苦了,可就算是這樣,不過是一些糧食便能讓他們如此滿足。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走上前去握住了老爺爺的手。
“老伯,我們不會再讓您餓肚子了,朝廷的下一批賑災糧已經在運來的路上了。”
“當真!”
老爺爺一聽,整個人頓時激動了起來,轉過頭即使雙眼看不到依舊準備到找到了她的位置。
“當然,您放心吧!”
方清肯定的點了點頭,她定會守護好這些苦命的百姓。
“多謝王妃娘娘!多謝王妃娘娘!”
老爺爺慌張的就要起身,口中還唸叨着道謝。
“老伯,您坐,不要這般客氣。”
方清連忙將他扶起,讓他坐好。
“爺爺,娘娘人可好了,她是專門來爲你治病的。”
男孩並未像他那般拘謹,而是高興他終於能看到大夫了。
“我已經是一個快死的人了,怎麼還敢勞煩王妃娘娘。”
沒想到老爺爺的第一反應,竟是覺得自己給方清添了麻煩,絲毫不擔心自己的病情。
方清聽到這話,只覺得心中無比難受,這可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怎麼會是麻煩?
“老伯,您定要好好生活,您還有孫子呢?您走了,他怎麼辦?”
老爺爺聽到她的話,沉默了片刻,伸手摸到了男孩的頭頂揉了揉,什麼話也沒說。
男孩就這樣仰着頭看他,他自然是懂事的,爺爺是唯一一個與他相依爲命的人了,他連想都不敢想爺爺若是不在了,他該怎麼辦。
“所以,您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其他的什麼都不要想。”
方清再次開口寬慰,將藥箱拿了過來。
“好,我聽王妃娘娘的。”
老爺爺點點頭,不再說那些要死要活的話了。
方清見狀,心中高興,立刻爲他把脈看診,老爺爺年齡大了,自然是有不少的毛病,最嚴重的還屬這咳喘的疾病。
好在不會危及生命,她給老爺爺開了兩副藥,讓手下去抓來,爲他熬了喝下,明顯感覺到咳嗽減少了許多。
“這藥你按時服用,不出一月定能下牀行走了。”
方清將剩下的藥都交給了男孩,並告知他如何煎藥。
“多謝王妃娘娘,娘娘的大恩大德,我今生無以爲報!”
老爺爺雖然嘴上說着怕麻煩,亦或是覺得自己的病治不好了,實則是想好好活下去。
正所謂好死不如賴活着,若是可以活下去誰又想死呢?
“老伯,這是我應該做的,您不用道謝。”
這本就是她該做的,她身爲齊國王妃,平日裏受百姓敬重,如今百姓有難,治病救人是她該承擔起的責任。
轉頭看到一旁懂事的男孩,方清笑着開口道。
“日後也要好好照顧爺爺,同時也要努力生活,若是有什麼事,大可以報官亦或是上訪加京城,朝廷不會不管你們的。”
“嗯,王妃娘娘說的我都明白!”
男孩鄭重的點頭,記下了她的話。
“王妃娘娘,我有件事一定要告訴你。”
忽然,老爺爺一下抓住了她的胳膊,神情嚴肅。
“什麼事?”
“漠河的大壩,定要儘快找人加固,若是再下一場大雨,那大壩定要塌了。”
老人說到此事,口齒清晰神情緊張,足以看出他對此事有多上心。
方清聞言心中震驚,立刻讓人去稟報了慕墨琛,漠河的大壩若是塌了,只怕整個塘城連同隔壁的城都要被大水淹了。
此事不管老人如何得知,她都要儘快告知慕墨琛,這種事一刻都耽誤不得。
而且如今的天氣,烏雲滿天,隨時都有下雨的可能。
她記得當初在小鎮遇到的那對母子,他們也說過她的丈夫被抓去修大壩了,沒想到這大壩竟然如此危險,還未曾修繕好嗎?
“您是如何知道此事的?難不成您以前的工作與修繕大壩有關?”
“這大壩一開始的時候,就是我爺爺參與建築的。”
男孩反應極快,替老人回答了問題。
“原來如此,您竟然秀修繕過大壩!”
方清再一次驚訝的看向老人,沒想到老人深藏不露。
更何況修繕大壩可是朝廷功臣,不知他何故落到如此地步。
但不管怎麼說,此事都是朝廷對不起他們,她沒資格說什麼,只能盡力彌補。
“前些日子,我去大壩看過了。當時大壩已經岌岌可危,我告知了趙明陽那個狗官,沒想到他不僅沒有聽取我的意見,還將我趕了出去,說我蠱惑百姓!”
老人一說到此事,似乎是覺得無比憤怒,氣的咳嗽了起來。
“您慢些,不要着急。”
方清連忙爲他倒了一杯茶水,若此事真是如此,趙明陽的罪過可就大了。
這大壩若是能搶修回來便一切都好,若是搶修不回來,大水淹了塘城,趙明陽就算有一百條性命也不夠賠的。
塘城可是有十幾萬的百姓啊!
“那個狗官!他不知輕重緩急,只知道飲酒作樂!”
老人再次開口,氣的臉色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