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勸說改嫁

發佈時間: 2025-04-07 15:16:54
A+ A- 關燈 聽書

“鄭姐姐,你還是躺着吧,久坐會不舒服。”茶兒看了眼她尚未顯懷的小腹,提議道。

鄭燕子害喜的反應,把她嚇壞了,夫人懷兩位少爺時,都沒她這麼嚇人,這會子他們要回七裏鎮,路途遙遠,她還真怕對方半路上不舒服,那就麻煩了。

鄭燕子連忙擺手,將頭搖成波浪鼓,“在牀上躺了快兩個月,再也不想躺着,待會坐不住再靠着。”

“哦,若是不舒服就說出來。”

騾車行至鏢局,交了費用候在一旁,等人員到齊出發。

七裏鎮的宋家父母,半個月前就收到兒子的信件,得知兒子考中舉人,很是高興,隔天買了不少香紙、爆竹到祖祠告知祖先們這個好消息。

如今在家裏數着日子,猜測着他們抵達京城的時間。

宋士誠坐在椅子上,看着兩個孫兒在院子裏玩陀螺,突然想到什麼,轉頭看向旁邊的尤氏,“夫人,族長想給淮兒舉辦宴席,你覺得可行嗎?”

尤氏下意識皺眉,“淮兒又不在家,辦宴席作甚?”

自從兒子考中舉人的消息傳開後,從前不怎麼來往的人,還有那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通通跑來攀關係,搞得她都沒時間陪小孫孫玩耍。

宋士誠解釋道:“這不是想熱鬧一下,淮兒有出息,族長高興。”

尤氏想也不想就拒絕,“不辦,累人。”

兒子又不在家,她這把老骨頭還是留點力氣帶孫子,至於宴會什麼的,還是不給兒子添亂。

人情往來,將來可是要兒子來還,萬一有那不懷好意之人,想算計淮兒,或藉此拿捏他們家,豈不是給兒子拖後腿,爲令之計還是低調行事。

宋士誠見她不同意,也冷靜下來,“行吧,那我待會出門一趟,有事來茶館尋爲夫。”

尤氏想起族裏那些婦人上門,明裏暗裏的表示,想將自家孩子送到淮兒身邊,幫忙跑個腿什麼的,想來夫君這邊的情況與她差不多,不放心叮囑道:“你消停點兒,別亂答應什麼,給兒子添堵。”

“夫人放心,爲夫還沒老糊塗,這些事沒有淮兒准許,我怎會應下。”

尤氏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這可說不準,我看你最近有點飄,都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兒媳信上說的織造坊之事,張成他們快回來了,木匠師傅聯繫了沒?可別耽誤兒媳的正事。”

自從得知兒媳想開辦織造坊,尤氏非常上心,時刻關注着,得知張成他們回來打頭陣,更加高興。

尤氏也沒想到,她會給兒子尋來一個寶貝娘子,去了臨江一趟,就學會織布手藝,這可刺繡那些強多了。

孫兒們的親孃如此厲害,老宋家出了一位不輸男兒媳婦,她做夢都要笑醒。

爲此她讓張嬤嬤給蘇家準備的節禮,在往常的基礎上加了一倍,不可謂不重視。

宋士誠理了袖口,“夫人放心好了,一切已經準備妥帖,就等他們回來便可着手安排,至於織布機的事,還得張成他們回來再說,已聯繫好幾位老師傅,肯定能成。”

尤氏見他急着出門,也沒阻止,只不忘提醒道:“如此便好,你可以出去了,記得別替兒子答應那些事。”

之前兒子婚事不順之時,夫君沒少被人笑話,壓抑的狠了,如今兒子考中舉人,可不得得瑟一番。

尤氏倒是不反對他如此,就是擔心旁人下套,讓他替兒子許下一些不合理,或違法亂紀之事。

宋清淮起身將帽子戴好,笑眯眯的應下,“知道。”

他可是精明的商人,怎會做損人不利己之事,特別是對兒子不利之事。

此事也不怪夫人一再叮囑,慶元朝舉人可免四百畝田稅,宋家只有三百畝地田,如此還剩一百畝田地可免,有那精明的族人,就打起這個主意,每年要交的賦稅可不少,假如能免去一大半稅收,好處可不止一星半點。

雖說這事民不舉官不究,可身爲舉人的宋清淮一但同意族人將田地記在名下,沒人舉報還能睜只眼閉只眼,若有人舉報便是親佔他人田地,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宋士誠前腳剛離開,宋倩如後腳就進了蘭香院。

行禮道:“女兒見過母親。”

尤氏笑眯眯的招呼,“怡兒來啦,坐。”

宋倩如坐在尤氏旁邊,抱怨道:“母親,能不能閉門謝客,女兒都快被些三姑六婆煩死了。”

她在孃家待的好好的,自從弟弟考中舉人,每天都有人來家裏套近乎,這些都沒什麼,得知她和離後,各種給她介紹男人,條件參差不齊,有那娶不到媳婦的老光棍,還有死了女人老鰥夫,徹底打破她寧靜的日子。

別說她現在不想嫁,就算要嫁,她也不可能嫁給那些人,更別說她心裏有人,雖然只有那麼一點兒意思。

尤氏瞥了她一眼,“淮兒考中舉人,將來是要做官的,此時閉門謝客,傳出咱們瞧不起族人或眼高於頂的流言,對他有仕途可是有影響的,你若是不喜歡,就出門逛街避一避,或敷衍一下。”

尤氏說完停頓片刻,提議道:“若只是看不上她們介紹的男子,母親讓人在鎮上尋摸一下,看有沒有二十七八且未婚的後生,因爲家裏窮或守孝耽誤的後生。”

女兒才三十五,近兩年在家裏養尊處優的,狀態瞧着還不錯,找個二十七八或三十來歲的後生,還是能找到的,只要條件放低點,相信有許多人願意。

宋倩如滿臉震驚的看着尤氏,手上的帕子因爲過於震驚,而掉落在地,挺直背脊,“母親,連你也嫌棄女兒了?”

自和離歸家後,母親從未說過讓她改嫁的話,沒想到今天會聽到這句話,宋倩如一時間難以接受。

尤氏擺了擺手,屋裏伺候的丫鬟立刻退至門外。

這才語重心長道:“你是我女兒,就算一輩子待在家裏,母親也沒有意見,只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淮兒考中舉人,將來要麼留在京城,要麼到任上做官,總之不可能回到鎮上,等淮兒安頓好,我與你父親還有平平安安肯定是要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