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朝堂之上

發佈時間: 2025-04-11 07:11:30
A+ A- 關燈 聽書

“姐,其實我早想和你說,爲了不打擾你們,我其實想和太子和離,可是我爹的脾氣我比誰都瞭解,我怕我爹會把這件事的責任怪到太子頭上,所以才拖到現在,我知道,你們對我爹的意見都很大,但我想,我爹爲了我,會幫助太子的,如果有什麼需要他的地方,你一定要及早告訴我。”

朱芳菲仗義的樣子,讓藍芷感到很欣慰。

她點頭輕笑,

“好,有需要你爹的地方,我一定會找你,對了,最近你和孫威……”

“別跟我提他。”

朱芳菲氣惱的擺手,

“你給我評評理,昨天我好心提醒他,他的衣服破了個洞,可是他卻說我多管閒事,還瞪了我一眼,你說他是不是有病?”

“那我怎麼聽說,你罵人家不識好歹,險些動手呢?”

“那……那是他先瞪我,我才罵他的。”

藍芷頗爲無奈的笑了,

“我算看出來了,你和孫威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孫威這個人哪裏都好,就是愛面子,你當面說他衣服破了,他肯定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啊!”

朱芳菲頗爲不解的看着她,

“那如果我不提醒他,他也不知道他衣服破了啊!”

“他肯定知道,只是他這個大男人,自己肯定不會縫,又沒有人給他縫補,回頭讓香秀給他補補吧!”

‘不用不用。’

聞言,朱芳菲迫不及待的擺手,

“我也會補,我給他補就行了。”

她覺得孫威很好玩,她要和他玩,不能讓別的女人有機會接觸他。

藍芷似乎意識到什麼,抿着嘴角笑了,

“好,你要是需要針錢,就去香秀那裏拿,她針線很多。”

朱芳菲眼珠轉了轉,徑直轉身,邊走邊說,

“我現在就去管她借,我先走了啊!”

看着她灑脫的背影,藍芷突然有點羨慕。

她敢愛敢恨,敢做敢當。

這樣的人,想的不多,活的自然也不會累。

下午時,袁天雄和聶遠回到太子府,藍芷同他們二人在書房內說了一下午的話,具體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

次日早朝上,林興亮真的準備了彈劾魏建寧的奏摺。

皇上雖久未上朝,臉上卻盡顯倦態。

最近這段時間,皇上似乎對朝政完全不感興趣,甚至連上早朝這種每天必做的事,都有點不耐煩。

幸好這段時間有魏建寧代爲處理朝政,不然,這朝廷早就亂套了。

凌蘭花小產後,不敢日日留皇上在珍蘭苑過夜,皇上依舊沒有去衆位嬪妃那裏,而是在養心殿內新寵幸了一個秀女。

據說這個秀女是有人新送進宮裏的,具體誰送的,目前還沒有人知道。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這大概是皇上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也能從這句話中,看出他的敷衍。

林興亮從人羣中站出,手持奏摺,鄭重的說道:

“皇上,臣有事啓奏。”

皇上眉頭緊了一下,揚手道:

“說吧!”

“皇上,吳家上下三十八口,昨天在京城菜市口被斬立決,此事,皇上可知情?”

這句話,讓皇上感到意外,

“你說什麼?三十八口被斬首?這麼大的事朕怎麼不知道?”

他隨即看向魏建勳,

“勳兒,這是怎麼回事?”

魏建勳忙雙手抱拳,鄭重的回道:

“父皇,這道處決旨意是太子在臨行前下的,因爲有人上書太子,說是吳天成和元和國的皇妃一直有書信往來,太子懷疑其通敵叛國,命人去搜查吳天成的家,結果在其家裏搜到一封還未拆封的密信,太子打開後發現,密信上提及,要吳天成在北魏國朝廷中拉幫結派,好爲日後元和國進攻北魏國做準備,太子震怒,吳天成卻抵死不認,太子當即革了吳天成的官職,並且下旨,查實後處斬……”

皇上細細聽完,沉銀一會後,點頭,

“太子處理的沒問題,通敵叛國不是小事,絕不能姑息。”

林興亮在這時站出來,大聲回稟道:

“皇上,臣認爲吳家冤枉,據臣這兩天查實得知,吳天成的妹妹在三十年前嫁到元和國,期間一直和吳天成有書信往來,這本是正常的家信往來,至於那封密信,吳天成並未拆開看過,也不知其真假,可是太子卻以此斷定吳天成要謀反,還將吳家上下三十八口滿門抄斬,百姓們因此怨聲載道,紛紛跑到宮門口和府衙門口示威,紛紛要求廢除太子,想要以此來爲吳家請願,這件事,臣也認爲,太子這樣處理太過草率,臣奏請皇上,將吳家與元和國的來往書信和那封密信拿來做個對比,也好看一下那封密信的真假……”

皇上緊着眉頭,看向魏建勳,

“那封密信在哪?”

魏建勳猶豫一下搖頭,

“太子收起來了,兒臣並不知在哪。”

“那就等寧兒回來再說吧!”

“皇上……”

另一位大臣上前說道:

“皇上,太子不知哪時能回來,可是宮外的百姓等不及了,他們現在就在皇宮門口,紛紛揚言,要替吳家討個公道啊!”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說道:

“皇上,臣認爲,想要平息衆怒,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廢除太子……”

“臣也認爲這件事太子處理的太過輕率,要是不廢除太子,怕是難以平衆怒啊!”

“……”

魏建勳上前兩步說道:

“父皇,這件事兒臣也有錯,吳家與元和國的往來書信兒臣看過,內容倒是沒什麼過份的,就是些家長理短的閒事,至於那封密信,太子並未給兒臣看,不過太子在下這道聖旨時,兒臣也曾試圖勸過他,可是他說,寧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過,都怪兒臣當時考慮不周,沒有強行阻止他,不然……也不會鑄下此等大錯。”

皇上眉頭緊蹙,沉聲問道:

“這件事,爲何他不提前告知朕?那可是三十八口人命,他說殺就殺了?而且證據還夠充分,這叫朕怎麼替他來堵天下百姓的幽幽衆口?”

聽皇上的語氣充滿對魏建寧的不滿,魏建勳趁熱打鐵,又道:

“父皇,現在事情已經出了,吳家人也已經死了,這件事讓百姓們對朝廷的意見很大,想要輕易堵住百姓的嘴,怕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