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讓紀明珠回京

發佈時間: 2025-04-07 14:25:16
A+ A- 關燈 聽書

在謝國公的要求下,掌家之權落在了杜佩芳頭上。

有人覺得安和郡主在挖坑,等着杜佩芳往裏面跳。

也有人覺得是謝國公立起來了,再也不怕安和郡主這悍婦。

老太君就是後者。

故而,沒對此事發表意見。

甚至還有樂見其成的味道。

誰生的孩子誰疼,她是真不樂意,自己的兒子在家還要受窩囊氣。

謝雲菱很討厭杜家人。

杜佩蘭害明珠姐姐受傷昏迷,杜佩芳又毀了明珠姐姐的親事。

後來杜太傅在朝堂上使絆子,害了大哥,她和明珠姐姐還在宮門口跪了一晚上。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但只要想起,謝雲菱就氣得不行。

如今他們還沒分家,府裏的一應喫穿用度都需要杜佩芳經手。

天氣變暖,主子們都需要裁剪新衣。

裁衣的布料按照份例,送到了各個院子。

謝雲菱抱怨,“想到送來我院子裏的布料,有可能被她碰過,我就噁心!”

關氏嘖了一聲,“你這破孩子,學了這麼久的規矩,怎麼還是口無遮攔?”

說着,佯裝要用戒尺打她手心。

謝雲菱認爲,規矩是用來彼此尊重的。

某些人,不配!

“她本來就噁心,還怪我口無遮攔?我要是她,丟了那麼多次臉,早就臊死了!”

關氏嘆氣,“好死不如賴活着。”

謝雲菱哼哼,“她厚臉皮,所以她在府裏過得安生,可憐我明珠姐姐,養尊處優的貴女卻去了前線,連孩子也沒了,這些人就是欺負明珠姐姐好說話。”

這事涉及到了宮裏的那幾位,關氏忙道:“小祖宗,你就趕緊閉嘴吧,別給阿崢和明珠惹禍了。”

謝雲菱哼了一聲,沒再提那件事。

轉而問:“伯孃葫蘆裏賣的到底是什麼藥,我不信,她會把好處給杜佩芳。”

關氏可不想攪合到大房的家務事裏。

那掌家之權就是個燙手山芋,她也不稀罕。

她只需要管好二房的一畝三分地就行。

“小孩子別瞎打聽。”

謝雲菱努努嘴,“我要給明珠姐姐寫信,不打聽清楚,怎麼把事情寫明白?”

關氏哭笑不得,“她都不在府裏了,你還要讓她爲這些事情煩心,你就饒了她吧,讓她過幾天清靜日子。”

“那不行,不瞭解府裏的情況,明珠姐姐以後怎麼收拾那些牛鬼蛇神?”

關氏被噎了一下。

覺得還挺有道理。

明珠是世子夫人,是國公府以後的當家主母。

這大大小小的事,她知道得越詳細,日後接手了主母之位,處理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別忘了問她的身體情況。”

謝雲菱點頭,嘴上又說:“以大哥的脾氣,要是明珠姐姐身體不好,早就把席玉神醫請去軍營了。”

這話很對。

關氏心下稍安。

“跟我去看你伯孃,她身體不好,到時候你別亂說話,要是把人氣得病情加重,看我怎麼罰你。”

謝雲菱不想去。

但又想探聽點消息,看看大房究竟在鬧什麼。

她也好寫信,告知明珠姐姐。

於是,乖乖地跟着去了大房。

……

以前,安和郡主對關氏的態度不鹹不淡。

關氏雖出身世家,但在安和郡主看來,和她皇親國戚的身份沒法比。

如今安和郡主也看明白了。

要想和紀明珠處好關係,重修她和親兒子的母子之情,就得從關氏這裏入手。

於是,等人進了屋,就讓媽媽取來一匹浮光錦,送給謝雲菱。

“小姑娘就要穿得漂漂亮亮的,等天氣再暖和點,就穿新衣出門遊玩去。”

謝雲菱受寵若驚。

乖乖地道謝,然後坐在母親身邊。

心思都在那匹漂亮的布料上面,把打探消息的事情也忘了。

關氏無奈地看了眼閨女。

這也太好收買了!

“嫂子,身體可好些了?”

安和郡主按了按額角,“神醫說了要靜養,正好國公爺讓我把掌家之權交給杜佩芳,日後安心休養,應該就沒甚大問題。”

謝雲菱低聲罵道:“府裏又不缺能管事的人,大伯爲何非要把掌家之權給杜佩芳?這是想氣伯孃,還是想給杜佩芳使壞的機會,又害了咱們謝家人?”

說罷,腰間的軟肉被人掐了一下。

關氏眼神警告。

向安和郡主賠罪,“嫂子,雲菱她說話不過腦,您別跟她計較。”

安和郡主眼裏帶着笑意,“我又不是好賴不分的人,雲菱替我打抱不平,我知道的。”

“只是國公爺都開口了,我要是不同意,估計又被人誤會,說我不給國公爺留面子。”

嘴角勾了勾,“爲了掌家之權,杜佩芳連和孃家斷絕關係的事都做得出來,足以見得,這是個心狠的,弟妹,你們二房也得警惕些,可別哪天被人暗害了。”

雖不覺得這把火會燒到他們二房,但關氏還是留了個心眼。

說了會兒話,就想走人。

卻被安和郡主喊住,“那個……明珠可有給你寫信回來?”

她寄出去的信,如石沉大海。

再也沒有迴音。

不僅是紀明珠,就連阿崢也沒給她寫家書回來。

安和郡主心裏焦躁得很。

她知道前線戰事喫緊,但紀明珠又不需要親自上陣殺敵。

一直不給她回信,是還在記恨過去的種種嗎?

關氏也沒收到明珠的家書,“嫂子你別急,明珠要是寫信回來,我會跟你說的。”

安和郡主心理平衡了不少。

如果連關氏也沒收到信,那就證明紀明珠不是在針對她。

轉念一想,難道是形勢不好?

不然怎麼連寫信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道:“你寫封信,問問她那邊是什麼情況,要是實在危險,就讓她回來。”

安和郡主不知道,紀明珠懷着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纔會讓皇上放假消息騙她。

但把人放在自己眼前,總該不會出幺蛾子了。

阿崢打仗已經很辛苦,再帶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媳婦,這不是累贅嗎?

安和郡主自己不敢和兒子說,只能讓關氏去辦苦差事。

關氏嘴上應下了,心裏卻想,阿崢那麼疼愛明珠,定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纔不讓明珠回京城。

明珠從不任性妄爲,作出這個決定,定有她的道理。

於是,給紀明珠寫信的時候,只問候了她的近況。

回京……那是提都沒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