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狠狠修理

發佈時間: 2025-04-07 14:52:24
A+ A- 關燈 聽書

林婆子氣得呼哧呼哧,又不敢得罪綠竹,只得把頭撇開,眼不見爲淨。

馬婆子扯了她一下,把肉菜往她跟前推了推。

老爺難得過來一回,可不能鬧事,被夫人厭棄的話,上哪找這麼好的差事。

臥室內,溫卿卿被肖廷修狠狠折騰一番,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肖廷修抱着香汗淋漓的女人,捻起一縷青絲漫不經心的把玩着,語氣卻極其認真,“卿兒剛纔的話,我就當從未聽到過,往後不可再提。”

溫卿卿窩在他懷裏,聽着男人霸道的話語,撇了撇嘴,擡起軟綿無力的手,在他腰間掐了一把。

肖廷修握住她作亂的手,重複道:“卿兒,答應我。”

“嗯。”溫卿卿輕聲應下,心裏嘆息一聲。

她這輩子算是栽在他身上,暫時先這樣吧,只是心裏終究留下疙瘩。

次日,肖廷修離開後,溫卿卿心情煩躁無比,早早敲開蘇白英家的院門。

蘇白英用過早膳剛準備去抄書,就見溫卿卿滿面愁容的進來。

關心道:“溫姐姐出了何事,臉色這般差?”

溫卿卿摸了摸臉,這麼明顯的嗎?可自己的事又不好說與旁人聽,找了個藉口,“許是天氣太熱,晚上沒睡好吧。”

蘇白英點頭附和,“確實如此,茶兒端碗涼茶過來。”

“好的,夫人。”茶兒聞言,轉身往後院走去。

很快就端來兩盞涼茶,“肖夫人請用茶。”

溫卿卿笑着點頭,端起涼茶啜了一口,甘甜清爽的茶水入喉,心裏的燥意瞬間被壓了下去。

隨即驚喜道:“蘇妹妹,這是什麼茶?還蠻好喝的。”

蘇白英抿了一口,介紹道:“煮茶的時候加點陳皮和薄荷葉,適合夏季飲用,溫姐姐若是喜歡的話,待會帶點回去煮來喝。加點糖,用井水冰鎮一下。”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溫卿卿覺得自己最近特別容易煩躁,需要涼茶來消消火。

“聽說妹妹昨天出去了,這麼熱的天還往外跑。”

蘇白英並未瞞着,“前兩日得知五妹的消息,昨天過去看她。”

溫卿卿頭一次聽她提及家人,關心道:“可還好?”

“還不錯。”

溫卿卿有點好奇,“蘇妹妹如此可人,想必妹妹長得也不差,怎麼沒過來玩?”

“她已經成親,不方便過來。”

溫卿卿挑了挑眉,沒再多問,轉而說起旁的事。

“蘇妹妹身上衣裳挺好看的,哪家繡娘做的?”

蘇白英扯了下衣襬,“身上這件嗎?自己做的,一般般吧。”

兩人聊了許久,太陽昇至半空時,溫卿卿起身告辭。

“蘇妹妹跟你聊天很舒服,鬱悶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那就常過來,幾步路的事。”蘇白英笑說道。

耽誤不了什麼事,對方又不是那愛佔小便宜的人。

“好。”溫卿卿愁容滿面的過來,卻是笑意嫣然的離開。

果然,心情不好時,有人陪着聊聊天,不愉快的事,很快就會拋開。

蘇白英目送她離開,茶兒關好院門回來,隨口道:“夫人,肖夫人心事重重的過來,離開卻無半點異樣,真奇怪。”

蘇白英瞥她一眼,“背後莫論他人是非。”

“是,夫人。”茶兒俏皮的應下,隨後跑去績麻。

蘇白英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茶兒如今對績麻一事,比自己還上心。

至於溫姐姐心裏有事,茶兒都能看出來,她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對方沒有要說的意思,只當作不知。

免得說出來尷尬,兩人交好,只單純的覺得她人不錯,沒必要追根究底。

隨後起身回屋,她的書還沒抄完,回屋接着抄吧。

鹿山書院。

丙字班,任紹見夫子離開,扯了扯宋清淮的衣裳。

宋清淮正在寫字的手一歪,端正流暢的字體,瞬間變了樣,無奈的停下筆,轉頭朝後望去,“任學子,何事?”

任紹身子前傾,在他耳邊悄悄說:“宋學子,昨日沒去幕齋居是正確的,知道發生了何事嗎?”

宋清淮搖了搖頭,昨兒從九山村回家,一直苦讀,早上過來又專心致志學習,根本沒時間閒聊,哪會知曉,“何事?”

任紹一臉神祕的說:“昨天的詩會,竟謝家給爲自家姑娘相看夫君所舉辦,邀請各書院有名望的學子,最後你猜怎麼着?”

同時慶幸他沒去,宋學子已經娶妻,若去參加詩會,不出採便罷,要是不小心得了魁首,事情可就難辦了。

宋清淮瞥他一眼,“反正不會是你。”

任紹嘴角抽了抽,不服氣道:“那是小爺沒去,否則魁首是誰還不一定呢。”

宋清淮不打算聽他說廢話,重新拿了張紙鋪好,擡手執筆,手臂被拉住。

宋清淮轉頭,目光如炬的望着對方。

任紹卻不以爲意,繼續分享,“我話還沒說完呢,魁首竟是咱們書院丁字班的彭溢之,你說巧不巧?”

鹿山書院誰不知道彭溢之,這位大名鼎鼎的學子,學識淵博,每回師課都是特等,如此優秀的學子,中舉還不是輕而易舉。

可惜對方每回參加鄉試,都是豎着進去橫着出來,誰也說不清原因。

連他自己也說不清,謝家這次舉辦詩會,府城各大世家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但凡換個人選,謝家人臉色也不會那麼難看。

本想用女兒拉攏未來權臣,這下好了,直接希望破滅,可惜話都放出去了,大戶人家最重臉面,不能反悔,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提起此事,任紹整個人極其亢奮。

想到謝家千嬌百寵的姑娘,就要嫁給彭溢之,他就特別高興。

至於爲什麼,純粹看不慣謝家的所作所爲。

謝家雜貨鋪開遍整個臨江城,隔壁幾個洲縣,也有他們家的鋪子,不巧的是,任家在隔壁縣城,便是開雜貨鋪發家的。

本來井水不犯河水便好,誰知謝家直接放話,若任家鋪子出售的貨,不經謝家之手,那就只能關門。

如此一來,盈利少了一半不止,任家怎能甘心,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又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