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秀才

發佈時間: 2025-04-07 14:37:51
A+ A- 關燈 聽書

“娘子喜歡,就多喫點。”宋清淮的聲音如春日暖陽,溫暖而柔和,他的臉上掛着溫柔的笑容,面對小娘子時,耐心十足。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認真迴應。

張成和芽兒坐在旁邊,臉上的喜色,如春花綻放,怎麼也壓不住。兩人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只要想到老爺往後就是秀才,而自己還是秀才老爺身邊的紅人,那種自豪感便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以老爺的能力,往上考是必然的,舉人、進士,說不定幾年後就是朝廷命官。張成想象着自己身爲老爺身邊的第一人,肯定會有許多人前來討好巴結。屆時自己昂着腦袋,對前來討好之人不屑一顧,轉身離開的畫面,一定非常帶感。

想着想着,張成偷偷笑出聲來,“哈哈….”

頓時,隔間內其餘三人,不解地看着他,芽兒年紀尚小,在確認老爺夫人是好人後,也沒有剛來時的膽小。睜着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瞅着他,“張大哥,你爲何笑得如此,嗯..奇怪?”

張成回過神來,見老爺和夫人用一副“你沒事吧”的眼神看着他,還有小丫頭好奇的小模樣,臉頰瞬間紅了,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太尷尬了。

他扒拉兩口飯掩飾,無奈小丫頭好奇心重,盯着他不放。他只得兇巴巴道:“小丫頭,問那麼多做甚,快用膳。”

芽兒被兇,縮了縮小身子,不再盯着他,沒想到平日裏溫和的張大哥,如此兇殘,往後可得離他遠點兒。

午膳結束後,一行人回到家裏。

院試結果出來,次日便有衙役前來報喜,順便發放蓋有官府印記的秀才牒文。由此牒文方可繼續參加鄉試。

宋清淮早早起牀,待在家裏迎接,蘇白英把昨晚準備好的荷包交給宋清淮,一會打賞報喜的衙役。

平時緊閉的大門,今日大開,張成和芽兒時不時跑到門口往瞧一眼。

“你倆該幹嘛幹嘛去,別在這裏晃悠。”蘇白英坐在廂房門口,拿着繡繃一針一線認真刺繡,宋清淮拿着書坐在她身邊,被張成和芽兒影響,只得出聲阻止。

“知道了。”兩個懨懨的應道。

還不待兩人離開,就聽門外響起,“咚咚咚..”的敲門聲,還有男子哄亮的問話聲。

“請問宋清淮宋秀才可是住在此處?”

宋清淮放下書,幾步來到門口,見是兩位身穿灰白相間衙役服的男子,拱了拱手,“兩個差爺好,正是在下,屋裏請。”

衙役滿臉笑容,走進院內,朝宋清淮拱手,客氣道:“恭喜宋秀才,這是秀才牒文,還有縣令大人的請柬,三天後申時,縣令大人在縣衙舉辦宴席,爲此次新晉秀才慶祝,望宋秀才賞臉前來。”

態度極其恭敬,這位可是排名第四,不出意外的話,往後的成就不是他們可以比的。

“好,還請衙官轉告大人,在下一定準時前往。”宋清淮接過牒文和請柬,回覆道。

縣令做爲地方官員,治下出了能人,他面上也有光,當然能拉攏一二就更好。

“那好,告辭。”衙役還得去通知其他人,提出告辭。

宋清淮把準備好的荷包塞進領頭衙役手裏,“一點心意,二位辛苦了。”

衙役極其自然的接過荷包,掂了掂,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露出滿意的笑。

不枉他費盡心思爭取到這份差事,一趟下來,收了不少打賞。

衙役離開後,蘇白英湊過去,“夫君,牒文是何模樣?”

“給。”蘇白英拿過來一看,就見上面寫着慶元十三年仲春末,有廣山縣七裏鎮宋清淮在科舉比試中,各方面表現皆爲甲等,由主考官副考官一致認可,特命其爲生員,特此證明。

字句簡潔明瞭,蘇白英看了又看,隨後遞給宋清淮,認真交待道:“夫君,好好收着。”

“嗯。”宋清淮接過鄭重點頭。

這可是身爲秀才的憑證,有了它方可繼續科考,必須好好保管,要是丟了,可不好補辦。

“縣令宴請,三日後,我手裏的這件衣裳正好完工,屆時夫君穿着去參加宴席。”

“娘子無需着急,穿舊衣去也無妨,只要整潔即可。”宋清淮不知從哪聽說,刺繡傷眼睛,便給她規定了刺繡時間,不許她熬夜或久坐。

“夫君莫擔心,來得及。”

爲此蘇白英反抗過,奈何對她千依百順的夫君,在這件事上格外堅持。

“好,累了就休息。”

宋清淮上回聽說刺繡傷眼睛,生怕娘子不分晝夜刺繡,到時年紀輕輕的眼睛就模糊不清,可就不好了,反正家裏不缺銀錢。

“好。”

******

遠在京城的馬連雲,此時迎來了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刻,站在龍虎牆前,盯着黃榜上自己的名字,揉了好幾次眼睛,確定沒有看錯後,大聲喊道:“天不負我。”

雖然名次靠後,可只要上榜,從今往後就會不一樣。

成爲一方父母官,或留下在繁華的京城發展,一切皆有可能。

他將會是馬家近百年來唯一的進士,光耀門楣的重任在他身上實現了,而他的事蹟將載入族譜,後代子孫皆以他爲榮。

“恭喜馬兄,金榜題名。”

馬連雲擠出人羣,封一鳴便笑着上前恭賀,眼裏是藏不住的失落。

自問學識不比馬兄差,如今他榜上有名,而自己卻名落孫山,其中差距太大,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

見到好兄弟,馬連雲笑呵呵的問:“封弟,爲兄只顧着高興了,還沒看完,以封弟的學識,定然考得比爲兄好,你排在第幾呀?”

封一鳴扯了扯脣,聲音乾澀道:“小弟不及馬兄,並未考中。”

本以爲十拿九穩的事,卻不想榜上無名,又要等三年,從前富裕的家境如今也捉襟見肘。

馬連雲聞言,收起臉上的笑意,伸出雙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好兄弟,別喪氣,大不了三年後再考,你還年輕,三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