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直接走進廂房,不用想,聽屋裏的動靜,就知尤氏肯定在裏頭。
“母親,老遠就聽到平平和安安的聲音,他倆爲何如此高興?”蘇白英走到尤氏身邊,笑着問道。
“舅母安。”秋知意一如既往的有禮。
蘇白桔小孩子心性,早就快跑着來到平平和安安跟前,看着他們。
聽到秋知意的問安聲,這纔跟着福身問安,“親家夫人安。”
小小的人兒,有模有樣的行禮,看着還怪可愛的。
尤氏笑呵呵道:“好好,你們怎麼湊一塊過來了,不用每日過來,天寒地凍的,待在屋裏不舒服嗎?”
這幾個孩子都是孝順懂事的好孩子,每天都來陪她,說也說不聽。
如今她有乖孫陪伴,巴不得她們別過來,以免打擾她與孫兒玩樂的時間。
“母親,瞧您說的,整天待在屋裏,人都要悶壞了。”蘇白英笑着回道。
瞭解婆母的性子後,蘇白英與她說話,少了以前的拘謹,變得俏皮起來。
而尤氏也樂得見她如此,兒媳性子好,對兒子體貼入微,更是給宋家添了兩個金孫,尤氏找不出半分錯處。
兒媳願意和她親近,尤氏是高興的,她可不是那種無理攪三分的性子。
“舅母,這是有了乖孫,就看不到我與表嫂了呢。”秋知意跟着湊趣。
尤氏故作不滿道:“哼,當我不知道你倆的心思嗎?還不是想來看我乖孫,哪裏是來看老婆子的。”
“喲,這都被您發現了,舅母當真厲害。”秋知意誇張的說道,逗得尤氏哈哈大笑。
先前淡雅脫俗的氣質,此時蕩然無存,只餘小女兒的俏皮與靈動,宛如一朵盛開的鮮花,散發着迷人的芬芳。
尤氏看着日漸開朗的外甥女,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這孩子終於恢復,這個年紀該有的朝氣,不再小心翼翼。
剛來宋家的她整日如履薄冰、謹小慎微,由此可見,之前的日子過得異常艱難,她與夫君根本不敢詢問秋家的事。
小姑已經不在人世,就算問了又能如何?始作俑者早已不在,而他們要做的就是,用心呵護小姑留下的血脈。
從外甥女的言談舉止中可以判斷出,秋家是宋家招惹不起的存在,就連知意在此處的消息都不能泄露出去。
幾人說笑了一會兒,秋知意便起身告辭,順便把蘇白桔也帶走了。
“英娘,她倆這是要去哪兒?”尤氏看着兩人離去的背影,疑惑地問一旁的蘇白英。
她實在想不明白外甥女爲什麼會和桔兒玩到一起,兩人年齡相差太大,根本沒有共同話題。
“表妹打算教桔兒刺繡。”蘇白英倒是沒有隱瞞,如實回答道。
尤氏眼中的驚訝之色稍縱即逝,隨即擺了擺手,“罷了,隨她高興吧。”
雖然不知道意兒爲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她也不會阻止。
蘇白英抱着平平,坐在椅子上,小傢伙在她懷裏不停地扭動着身體,差點就抱不住。
“還是讓奶孃來抱吧,這倆小傢伙現在可調皮了。”尤氏見狀,連忙說道。
兒媳還是太瘦了,看來得讓廚房做些好喫的,給她好好補一補。
蘇白英看着懷裏“咯咯咯”笑個不停的胖兒子,心中不禁感嘆,當年弟弟妹妹出生的時候,瘦瘦弱弱的,四個多月也沒長多少,和懷裏的胖兒子簡直沒有可比性。
“剛纔只是沒注意,兒媳還抱得動。”蘇白英抱緊小傢伙,確保他不會摔倒,這才笑着說道。
“淮兒怎麼沒跟着一起過來?”尤氏沒看到兒子,多嘴問了一句。
以往都是夫妻倆一起過來看孩子,今天兒子怎麼沒跟着。
“夫君約了夫子見面,要下午回來。”
“哦,難怪。”尤氏瞭然。
“啊啾……”宋清淮無緣無故打兩個噴嚏,如同平地驚雷一般,打破了房間裏的靜謐。
而他對面專心致志看策論的萬夫子,被這道聲音給拉回思緒。
“你這傢伙,總算有了幾分當年的模樣。”白髮蒼蒼的萬夫人笑罵道。
作爲宋清淮的夫子,萬正德對他放棄科舉一事,可謂是痛心疾首。
幾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已經成長爲一個成熟穩重的青年。卻更比當年更有氣勢,可謂是鋒芒暗藏。
如此倒也不算太壞,懂得掩藏是好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鋒芒太過,引人注目。
“夫子,當年事出忽然,學生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宋清淮避重就輕道。
當年之事,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任誰經得起大好年華時,被診斷出子嗣艱難,還是枕邊人親手暗害導致的事。
那段時間,是他這輩子最爲黑暗的日子,用心如死灰來形容,也不爲過。
好在遇到了娘子,否則他至今還是孤身一人,哪還會想着重新參加科舉。
“藉口,罷了,總歸是爲時未晚。”萬夫子瞪了他一眼。
當年的事傳得那沸沸揚揚,只因他倆任娘子,都是嫁給他不久後,便傳出死訊。
隱隱約約傳出他克妻的名聲,怕是這裏的事情不簡單吧,否則怎麼失了上進心。
萬正德人老成精,心裏猶如明鏡一般,對於很多事情都是看破不說破,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轉而說起策論上的問題,指出他覺得不妥之處,“這幾篇策論寫得不錯,這其中幾處稍稍改動一下,是否會更加貼合實際,看着更順眼一些?”
萬正德是舉人出身,當年家境貧寒,考中舉人後,再也供不起他念書。
於是他不再苦讀,而是找了份教書的活計,養活自己和家人,一入行便是幾十年。
如今已至花甲之年,早已不再教書育人,可當宋清淮找上門來時,他還是盡心盡責地教導他,幫他指點迷津。
這也是他畢生所堅持的,儘管他早已不再教書。
“夫子還是一如當年,學生佩服不已。”宋清淮經過老夫子的指點,先前覺得怪異的地方,如今讀起來通順易懂,猶如醍醐灌頂。
忍不住出聲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