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詢問意見

發佈時間: 2025-04-07 14:27:24
A+ A- 關燈 聽書

“那就借孃的吉言,若夫君考中秀才,那您就是秀才的岳母,說出去倍有面子。”蘇白英滿臉笑容,隨聲附和。

兩人並肩而行,邊走邊聊。陳氏剛踏進堂屋,目光就被那一堆東西吸引,嘴裏說着客套話:“怎麼帶這麼多東西回來,你婆母沒說什麼吧?”

“都是些補身體的好東西,家裏多的是,婆母沒有意見。”蘇白英看了一眼那堆東西,輕聲解釋。

這些可是滋補身體的物品,家裏人以往經常喫不飽飯,身體多少受到影響,喫些好的滋補一下。

像紅糖、銀耳這樣的上等好物,家裏的庫房有很多,她這次回來特意拿了不少,還有大米等一些喫食用品。

爹孃操勞一生,身體落下不少病根,平時看着沒事,如今上了年紀卻經常這裏疼那裏疼,如果能喫得好些,狀況應該會有所好轉。

陳氏打開包裹查看,除了大米、紅棗、紅豆、紅糖這些她認識的,還有好幾樣從未見過的東西。

“英娘,這幾樣是什麼?”陳氏望着手中如同樹根一般的東西,滿臉茫然,不知有何用處。

“娘,這是黨蔘,和雞一起燉非常滋補。還有這是銀耳,和紅棗一起燉,加點紅糖,也是滋補身體的佳品。”蘇白英逐一介紹。

擔心陳氏捨不得用,特意補充道:“娘,這些東西不好存放,要早點喫完,要是壞了就太可惜了。”

陳氏聽得雲裏霧裏,這些東西她見都沒見過,不由得嚥了咽口水,“知道了。”

“娘,咱們中午就燉黨蔘雞湯喝吧,大嫂剛生完孩子,正好可以補一補,說不定奶水就有了呢。”錢三丫兩眼放光,直接開口勸說陳氏,理由找得天衣無縫,讓人無法反駁。

陳氏本欲責罵她一句,可當看到一旁的蘇白英時,又想起哇哇大哭的孫子,到嘴邊的話還是嚥了下去。

罷了,家中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來招待英娘,她就借花獻佛一回吧。

想通之後,便扭頭吩咐一旁的蘇白芷:“芷娘,去後院抓一只雞過來。”

“好嘞!”蘇白芷興高采烈地往後院雞棚跑去。去年抓回來的雞苗,中途殺了幾只,如今只剩下四只。

這些雞一天能下兩三個雞蛋,收入還算不錯。今天又要殺掉一只,蘇白桔年紀較小,剛纔一直跟在蘇白英身邊打轉,安靜得不像話。如今聽說她的雞要被殺掉喫肉,頓時心如刀絞,帶着哭腔央求道:“娘,可不可以不要殺花花它們?”

這些雞可是她精心餵養長大的,好不容易養大,卻從七八只變成四只,再殺的話就所剩無幾了。小丫頭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可憐巴巴地看着陳氏,希望她能收回剛纔的話。

只是還沒等陳氏開口,蘇白芷已經抓了一只雞過來,還順道從廚房拿了一個碗,動作嫺熟地將雞脖子抹了。蘇白桔看得目瞪口呆,突然“哇”的一聲,嚎啕大哭起來。

她的花花沒了。

“小妹,別哭了,再哭等會兒不許你喝雞湯。”蘇白芷聽到哭聲,便知道她在想什麼,出聲警告道。

蘇白桔一聽不許喝雞湯,立馬止住哭泣。這怎麼可以!她餵養的雞,憑什麼不讓她喝雞湯?她就要喝!帶着濃重的鼻音嘟囔道:“壞六姐。”

蘇白果將籃子裏的蘿蔔盡數洗淨,適才從廚房走來,瞧見六妹手中的雞,便道:“正好,待會留些雞肉用來燉蘿蔔。”

陳氏深表贊同:“嗯,待會交由果娘下廚。”

錢三丫不善廚藝,自孫小苗懷胎六月後,家中諸般瑣事皆由蘇白果操持。

陳氏成了家中最爲清閒的老太太,每日無須操勞任何事,是否做事全憑她的心情。

“知曉了,娘。”對於烹飪之事,蘇白果已駕輕就熟。

錢三丫有了喫食,便格外勤快,隨着姐妹幾人一同前往廚房,幫忙燒水。

熱鬧的堂屋須臾間僅剩蘇白英和陳氏二人。

“娘,葉家之事打探得如何了?”念及妹妹的親事,蘇白英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上回孩子百日之時,她忙得不可開交,壓根無暇詢問此事。

“葉家小子品性尚不明瞭,只是家境頗爲貧困,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最末。葉家兩個兄弟不願供他讀書,葉母便想爲他娶一門親事。”陳氏憶起打聽到的事,頗有些舉棋不定。

葉家爲了供他念書,已然家徒四壁,聽雨花那丫頭的言外之意,葉家的其他兩個兄弟不願再供着小弟讀書,畢竟他們也有妻兒要養活,總不能爲了弟弟讀書的事,與媳婦和孩子心生嫌隙。

而葉家相中果孃的緣由,甚是簡單,無非是蘇家的大女兒嫁入高門,若是妹妹日子過得清苦,定然會出手相助。

蘇白英聽完,沉銀半晌,“娘,此事已過許久,葉家可曾另尋他人?”

蘇白英覺着此事不太靠譜,若葉家真有此等打算,自家拖延至今未予答覆,他們想必早已等不及了。

“不得而知,你爹也覺得不靠譜,我便未應承下來。”爲此事,她愁苦不堪,唯恐誤了女兒的好姻緣。

“此事就此作罷,葉家此舉顯然是想讓果娘供他讀書,但凡有點志氣,怎會有如此齷蹉的念頭。咱們家門戶低微,將來他若中了秀才或舉人,必定還需要其他助力,果娘定然會遭拋棄。”

蘇白英可不是白讀了那些聖賢書的,她博覽羣書,尤其是各種遊記,裏面記載的形形色色的事蹟,真可謂讓人大開眼界。

就比如葉家這種情況,男子藉着岳家的勢力發跡後,便恩將仇報,對岳家開刀,還美其名曰在岳家受盡委屈,實在是不要臉至極。

陳氏原本猶豫不決的心,此刻也不再糾結,轉而說道:“英娘,你去鎮上好好打聽打聽,果娘已經十四歲了,最多明後年就得定下來,若是年紀大了,就不好找人家了。”

蘇白英沒有推辭,“若有合適的人選,女兒自會幫忙牽線。”